从远洋作战来看,辽宁号航母的服役改变了海军的战术。我国海军也开始进入机动舰队时代,航母的加入,以及大型综合补给舰的出现,让我国海军开始具备在深海大洋展开,并且展开机动,建立海上作战体系的能力,而不是过去那种从固定海港出发,到固定区域展开,作战完成又返回的方式。图为在甲板上待命的歼-15,其中2架位于起飞位置,随时能起飞拦截目标,是快速反应力量。

海上机动舰队是战争中的战略性部队,航母带领大量驱逐舰、潜艇,在未知的海域反复机动巡航,伺机歼灭敌人出现在当面的舰队,在敌人想不到的位置、时间,发动攻击,这种海上机动作战的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就出现了,珍珠港袭击、大黄蜂号空袭东京、中途岛作战都是机动作战的典范,日本战后还为此出了一本书《机动舰队》来总结得失。

美国如今也非常强调海军的机动性,提出了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作战,要求海军在海上依靠机动作战夺取到制海权。我国海军也需要在海上建立机动舰队,依靠一个一个点上的打击和胜利,牵制、影响战争全局的发展和敌人的调度,逐步破坏敌人利用海洋的能力。如果仅仅依靠驱护舰,是无法完成海上机动作战的,他们的火力持续性不足,防御是被动的,攻击距离也不够远,而且自持力较差,并且侦查能力有限,不能及时捕捉敌人舰队方位。

但是加入航母就不同了。在机动作战中,辽宁舰可以反复对陌生海域进行侦察,发现敌人舰队后,可以在远程就发动攻击,小舰队就使用舰载机灭之,大舰队就带着驱护舰一起攻击,总之,能够有一个灵活的棋子在海上不断机动,敌人的海上调度就不会那么自如了。如今,我国海军已经服役2艘航母,第3艘也要建成了,到那个时候,机动舰队的力量就更加强大,在海上进行战略级的决战也是可以做到的。

前无畏舰巨大的上层建筑是用来装什么的?

现代驱逐舰上的主炮有什么用

前无畏舰乃至无畏舰的上层建筑,看似庞然巨物,实际上功能很有限。如果不考虑副炮,从舰首向舰尾看过去,上层建筑不外乎是下面这些:1、舰桥在主炮后方,首先出现的就是舰桥建筑,因为还没有复杂的火控、指挥等设备,基本上的构造和铁甲舰时代没什么区别。(日本战舰“朝日”,其舰桥是典型的四层构造。底部是舱室、2楼平台上设了司令塔,3楼平台上有驾驶室,驾驶室顶上还有一个露天罗经平台)F1通常来说,舰桥分为四层结构,底层是一层舱房,内部会布置有值班室、厕所等功能舱室。

F2舱房上面,是一座类似碉堡的装甲司令塔,内部设有舵轮、车钟、罗经、传话筒等设备,适用于在战时指挥、驾驶。司令塔的后方往往会有一个木质的舱房,通常是海图室或信号旗室。(日本战舰“朝日”司令塔顶上的飞桥,前方居中是一个驾驶室,后面的小房子是海图室、信号旗室。照片中还可以看到顶上还有一个安装了标准罗经的露天平台)F3在司令塔的顶上,是一层飞桥结构,通常居中会有一座用于平时驾驶、指挥用的驾驶室(也有不设的),拥有较大的窗户,视线良好,但没有装甲防护,适于平时指挥。

也有一些军舰会把海图室或信号旗室设在这个房子后面。F4在驾驶室顶上,一般会是一个露天平台,安装标准磁罗经(在钢铁的船上,为了避免受舰船本身的铁质影响造成磁偏差,标准磁罗经的安装位置越高越好),用于瞭望、校正罗经等,称为罗经甲板。2、烟囱从舰桥、桅杆向后,前无畏舰中部最显眼的建筑就是大烟囱。在大烟囱的底部(接近露天甲板的部分),通常有围壳或甲板室建筑,内部通常布置给、排风设备。

3、机舱棚在烟囱之后,或者在几座烟囱之中,露天甲板上会出现一个带有(人)字顶,表面有玻璃圆窗或方窗的棚状建筑,即机舱棚。通常处在主机舱的正上方,用于为下方提供采光、通风。4、尾部甲板室、备用舰桥犹如是前方舰桥建筑的缩小复刻,在军舰尾部也有一处类似的上层建筑,通常也是多层。底部设值班室、军官舱等舱室。上方会有一个简易飞桥,安装有罗经等设备,有些军舰的尾部飞桥上还会设置一间类似驾驶室的小房间。

辽宁舰两旁伸进水里的“鱼竿”是干什么用的?

航母,是海上的庞然大物,舰体结构最复杂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舰体飞行甲板右侧的舰岛上, 分布有大量的相控阵雷达天线、通讯天线、火控雷达、导航雷达、导航仪器、数据链、电子战系统、卫星信号接受系统等。此外,还有航空作战调度室、作战指挥室等,负责舰载战斗机、反潜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等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等工作。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舰娘  二次元  开测  一款  建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