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起义军比较多,他们的宗旨是:要想发育良好,前期的掠夺必不可少!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值得一提的是绿林赤眉起义军掠夺的是官家的资源,并不掠夺百姓的资源,这也是这支起义军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引申1.古代的君主、皇帝,如三皇五帝;2.帝国,以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国、占有殖民地的国家、建立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的国家。

古代起义军是靠什么维持军队开支的?

古代起义军是靠什么维持军队开支的

起义军,也是有分类的,比如农民起义军和贵族起义军,前者都可以称之为杂牌部队,因为战斗力远远比不上官方的正规军队,例如秦末时期的陈胜吴广,明末时期的高迎祥等等,后者则战斗力要强出许多,例如推翻秦朝的项羽,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等等。不管起义军是什么身份,为什么起义,都有一个共同面临的问题,那就是粮草兵马,军队开支,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起义军的后勤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一,掠夺型起义军。这类起义军往往不会长久,例如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黄巢起义直接给了本就不稳定的唐王朝狠狠一击,但结局是残酷的,黄巢起义失败了。黄巢起义军采取的是流动作战方式,这也就牵扯到了一个问题:既然流动,那么后勤如何保障?总不能快速出击的时候总是在后面拉着粮食吧,为此黄巢起义军的宗旨就是走到哪吃到哪,如果你认为黄巢起义军是素食主义者,那就大错特错了,根据史书记载,黄巢起义军包围陈州近一年时间里,将活人粉碎,以人肉作军粮,供应他围城部队,以保证起义军的战斗力,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食人纪录。

像这类起义军就属于典型的掠夺型起义军,这类起义军的头目往往没有长远的政治眼光,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把当权者搅得不得安宁,但同时这类起义军也得罪了底层百姓,并不会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所以这类起义军在历史上总是草草收场。二,前期靠掠夺资源发育,后期转型升级的起义军。这类起义军比较多,他们的宗旨是:要想发育良好,前期的掠夺必不可少!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值得一提的是绿林赤眉起义军掠夺的是官家的资源,并不掠夺百姓的资源,这也是这支起义军能成功的原因之一。

绿林赤眉起义军在与刘秀的起义军重组后,升级转型成正规部队了,后勤也从掠夺官家的资源变成了百姓提供资源,面对这种源源不断有后勤保障的部队,王莽的新朝军队自然不是对手,换句话说,东汉王朝的建立是绿林赤眉起义军打下的基础。明末时期的李自成张献忠也属于这类起义军,明末时期的起义军有很多,但只有李自成和张献忠笑到了最后,虽然最后都是被满清收拾了,但在农民军中,这两支部队的战斗力还是很强的。

能存活到最后不是没有道理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两支部队转型了,得到了百姓的支持,在转型前,李自成张献忠都是靠着掠夺百姓资源起家的。三,百姓提供资源的起义军。这类起义军比较少,汉高祖刘邦在沛县的起义就属于这种,当时的秦朝律法非常严苛,老百姓早都不堪重负想反暴秦了,只是缺少一个点火的人,陈胜吴广就是这个点火的人,但因为盲目自大失败了。

刘邦在沛县能够起义的根本原因就是获得了沛县百姓的支持,不仅仅是精神上的支持,还有军需后备,在起义军壮大之后,刘邦部队也是纪律严明,凡是进城不许烧杀抢掠。这与同时期的项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项羽与刘邦争天下,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智商上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老百姓见了项羽部队害怕,见了刘邦部队却争先恐后的加入。

能让百姓主动提供资源支持的起义军,基本上都是会成功的。四,自给自足型起义军。这类自给自足型的起义军在历史上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属于这类,准确的来说,朱元璋并不属于起义军首领,因为朱元璋是属于在起义军部队中靠能力混起来的军官。在另立门户后,属于朱元璋自己的部队才开始慢慢壮大,“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朱元璋也是按照这个方略做的。

元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攻占应天府后,为了广积粮草,朱元璋开始推行屯田,在此后的数年间,朱元璋依靠着屯田制度军力越来越大,《明实录》中有记载:康茂才所屯得榖一万五千余石,以给军饷,尚余七千石”,意思是康茂才屯的粮食给在供给部队后还有余粮七千石,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屯田制度取得的巨大成果,百姓们也因此免遭抢掠。

 1/5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360  军略  官网  皇帝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