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年少时,脱口而出惊世骇俗的话——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面对对手刘邦,一会儿大怒,一会儿向刘邦坦白告密者;用人方面,靠项羽个人的勇力和人格魅力感召下属,很少用封爵行赏乃至欺诈权术去笼络利用人才世人不仅崇拜项羽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而且非常喜爱他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在秦亡汉兴之际,天下纷扰,乱世之秋,权谋机变百出,人心伪诈,但项羽却率性而为,坦荡磊落。

无论是战场上两军的对垒冲杀,还是政治上的斗心角力,他都不失其真率,仿佛不知欺诈谋变为何物,天真得让人既喜爱又叹息。⬛(1)项羽年少时观看秦始皇巡游时的情景,项羽不禁脱口而出:惊世骇俗的话——自己可以取代秦始皇《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和叔父逃亡吴中,恰逢秦始皇巡游会稽,项羽看到秦始皇出行宏大的场面与气派,在当时围观的人群中,项羽不禁脱口而出:惊世骇俗的“彼可取而代也。

”吓得项梁赶快用手掩住他的口。项羽这种豪迈和气度展示出项羽的过人才气和远大的抱负,让项梁在害怕的同时更燃起了灭秦复楚的希望。⬛(2)项羽面对对手刘邦,一会儿大怒,一会儿向刘邦坦白告密者——作为一军统帅,项羽粗率淳朴简直让人无语后来巨鹿之战使他成为“诸侯上将军”,听说刘邦已破咸阳,欲王关中,于是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但在鸿门宴上,他听了刘邦的几句甜言蜜语后,竟然脱口说出告密者姓名:“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作为一军统帅,项羽性格上的这种粗率淳朴简直让人无语。⬛(3)项羽仅仅靠个人的勇力和人格魅力感召下属——使品格优良的廉节之士为之效力,那些有个人野心嗜利无耻者多不愿归附,刘邦经常采用阴谋手段去离间项羽与部属的关系,项羽也往往上当受骗史家多评论项羽不善于用人‚实际上这也和项羽的磊落性格有关。项羽不是不爱惜人才,鸿门宴上樊哙“嗔目叱项王”尚且被项羽尊为壮士赐以酒肉,何况是对待自己的部下呢?但项羽为人耿直,做事光明磊落,不善于勾心斗角,他只是靠个人的勇力和人格魅力感召下属,很少用封爵行赏乃至欺诈权术去笼络利用人才,因而只能使品格优良的廉节之士为之效力,那些有个人野心嗜利无耻者多不愿归附。

《史记·陈丞相世家》载陈平曾对汉王刘邦说:“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今大王慢而少礼,士廉节者不来;然大王能饶人以爵邑,士之顽钝嗜利无耻者亦多归汉。”刘邦通达人情世故,懂得人心需求,善于用爵邑笼络利诱人才,善于以权术御人,而且经常采用阴谋手段去离间项羽与部属的关系,项羽也往往上当受骗。

与奸诈的刘邦相比‚实际上项羽更具有人格优势,但他恰恰是败在了自己的人格优势上。是他的单纯率直使他逐渐成为孤家寡人,是他的光明磊落给了刘邦喘息的机会,结果让刘邦变被动为主动,以至于让自己兵败垓下,身死东城。项羽是一个本色英雄,他所表现出来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没有虚假伪装,没有奸诈权术。他不是一个政治家,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但他的这种光明磊落的率直品格却得到了世人的喜爱,所以他又是一个令人同情喜爱的失败者。

第三、重情重义的侠义精神——仁爱百姓士兵关爱国社稷,怒斩上将军宋义;为了“义”字,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为了一个“义”字,项羽宁可自刎也不肯过江卷土重来;遵守楚汉双方自愿签订的和平停战协议,然而被刘邦利用,逼上绝路项羽不是一个侠客,但他敢作敢为、敢爱敢恨、重情重义、重诺守信,明显具有侠义精神,而这种侠义精神也赢得了世人心底深处普遍的向往。

⬛(1)项羽勇于担当,有关爱百姓、关爱士兵、关爱国家社稷之心——怒斩上将军宋义,体现了项羽刚毅果决、敢作敢为、勇于担当的英雄本色项羽的脾气暴躁易怒,但他勇于担当,有关爱百姓、关爱士兵、关爱国家社稷之心。这在他作为次将与上将军宋义率楚军主力北上救赵时就能充分体现出来。宋义统领楚军行至安阳,滞留46日不进。

项羽说:“吾闻秦军围赵王巨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而宋义却认为应先观秦赵相斗,然后乘两者疲惫不堪时再下手。当时天寒大雨,士兵又冷又饿,宋义却为送儿子去齐国而饮酒高会。于是项羽怒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乃饮酒高会,不引兵渡河因赵食,与赵并力攻秦,乃曰:‘承其敝’。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项羽  楚霸王  万国  觉醒  游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