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调到东北后,第60军184师曾经在鞍海战役中架不住韩先楚的猛烈攻击,而增援的新一军又姗姗来迟,师长潘溯端战场起义。不过要注意,这次起义第184师仅仅是师部加一个团2900余人,并非全师参加,并且由于东北战场蒋军仍居优势,该部还出现了降而复叛的情况,所以滇军在东北还是比较顽固的,不能美化。直到辽沈战役后期,第60军和新7军组成的第一兵团被东野牢牢地围困在长春,当锦州和沈阳之敌基本就歼时,孤城长春已经大势已去,第60军才真正全部起义(郑洞国和新7军算投诚)。

在选择长期围困之前,萧劲光将军曾经数次组织攻击长春未果,说明滇军还真不好对付,后来整编为四野第50军,在另外一场战争中表现亦可,于是有了“从60熊到50雄的故事”。重点说一下这个第93军,这是1940年龙云拿到的番号,第60军开赴抗日前线后,他把一批地方保安部队升格,整编为三个师:暂编第18师、暂编第20师、暂编第22师,然后合组为第93军,军长卢俊泉。

此人颇有些来头,是龙云、卢汉的彝族远亲,云南讲武堂毕业的黄埔军校第三期区队长,既是龙云的心腹嫡系,又是王耀武、方先觉等人的长官,在黄埔系也能吃得开。(信者无敌剧照)抗战胜利后,第93军先随卢汉前往越北受降,随后海运东北,驻防辽西地区之后,其主要作战对象是东北野战军冀热辽部队。1948年1月,范汉杰将第93军、新编第8军和重建的第184师合组为第六兵团,司令官原为滇军名将孙渡,辽沈战役前夕由卢浚泉接掌司令官职务(兼锦州警备司令)。

这个兵团总兵力约10万人,是锦州城防的主力,而其中第93军建制最全且基本没有遭受过重创,战斗力保持比较完整。所以说,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最大的敌人,就是卢浚泉的第六兵团和滇军第93军,其两个师驻于市区,一个王世高暂编第20师驻义县(8000人)。(五华山捉龙)在我东北野战军的强大攻势下,七天之内将外围敌阵全部扫清,再经过31小时对锦州城垣的总攻,于1948年10月16日完全解放锦州。

试图化装逃跑的卢浚泉被生俘,同时被俘的还有“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第六兵团副司令杨宏光、第93军军长盛家兴等人。特别加注个插曲,义县被韩先楚率部攻克后,守军暂20师一团长赵振华上校居然开枪自杀了,其顽固程度甚至超过了黑土地上的大把黄埔生。总体而言,滇军这支历史上的军阀部队,虽然数量不多本钱不大,但是战斗力尚可,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吧,略逊于桂军(滇桂战争有实例),强过晋绥军,也是龙云能够与老蒋抗衡到1945年的资本。

怎么看简谱?如何学好简谱?

第一,应明白音高是怎样表示的,并熟练地掌握它。在简谱体系中,音的相对高度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但不能按数字读,而应按下面对应的拼音读(唱)。标记: 1 2 3 4 5 6 7 i唱法: do ri mi fa sol la si do这八个高低不同的音,其相邻音之间的音高距离,有半音和全音之分,其中3与4 和 7与i 之间为半音关系,其余相邻音之间为全音关系。

从1到i,每相邻两个音中,后面的比前面的高。例如2比1高,3比2高,4比3高,……,i比7高。不要以为你会按拼音读出1234567i这八个音你就会唱这八个音了。“会唱”的标准是你在发这八个音时,每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音高距离保持正确。记得我上初一时,每堂音乐课开头,老师都要弹着风琴,让我们反复练唱1 2 3 4 5 6 7 i---i 7 6 5 4 3 2 1---这其实就是在让我们熟悉并掌握这八个音的相对音高。

然后再依靠乐器反复练习1 3 5 i---, i 5 3 1---等等。逐步做到能根据一段乐句第一个音的发音,立即准确地发出其它较高或较低的音。我不知道,练准这八个音的音高,除了依靠乐器,还有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在音符的上面加一小圆点,即表示高八度演唱,如i比1高八度,加两个圆点表示高两个八度;反之,在下面加一个圆点,即表示低八度演唱,加两个圆点表示低两个八度。

在简谱左上角标着的如1=C的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是用以确定歌曲、乐曲(或调子)高度的定音记号。1=C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C音。显然1=D的意思是:1(do)的音高等同于乐器键盘中的D音,等等。唱好一首歌,起音的高矮非常关键。起音唱高了,歌曲的最高音就可能唱不上去;起音唱矮了,歌曲的最低音就可能唱不下去。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试炼  弹弹  攻略  通关  战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