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嵩以为是应劭派来迎接的人,也就没有防备。陶谦的兵到后,先是斩杀了曹操的弟弟曹德。曹嵩惧怕,就想穿过后墙逃跑。先把他的妾送出去,但因为其妾太肥胖,一时急切之下出不来。曹嵩就躲到了厕所里,最后一起被杀,满门遇害。因为这事,应劭也不敢再在曹操手下做事了,就投靠了袁绍。等到曹操平定了冀州时,应劭已经死去,曹操也没法再追究其责任。

但韦曜的《吴书》却有不同的记载:太祖迎嵩,辎重百馀两。陶谦遣都尉张闿将骑二百卫送,闿於泰山华、费间杀嵩,取财物,因奔淮南。太祖归咎於陶谦,故伐之。因为曹嵩曾经做过太尉,这可是肥缺,聚敛了大量的财富。曹操迎接曹嵩时,曹嵩携带的财物就装满了一百多辆车。陶谦派遣都尉张闿带领骑兵二百护送。张闿在泰山郡华县、费县之间,因财起意,杀死了曹嵩,洗劫了他的财物,然后逃亡淮南。

于是,曹操迁罪于陶谦,起兵讨伐。这事具体的情节存在争议,但从陶谦的为人来看,是个贪婪之人,这是有大量史料记载的,这里就不展开细说了。诸侯争霸,需要财力支撑,对于如此大量的财物,很难以做到淡定。不管咋样,毕竟曹操的老父亲是被陶谦的人杀死的。曹操是性情之人,岂能咽得下这口气。更何况在汉末是以忠孝治理天下,不报杀父之仇,曹操如何信服天下?曹操为此杀戮过重,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孙盛对此评价道:夫伐罪吊民,古之令轨;罪谦之由,而残其属部,过矣。曹操替父报仇这是自古以来的套路,讨伐陶谦就行了,但残酷地杀害陶谦的部属,祸及百姓,也就有些过了。孙盛的评价是中肯的,陈宫以此为借口反叛曹操,是个理由,但绝非唯一的原因。第二,陈宫以曹操杀害边让为由,背叛曹操。边让(?--193年?),字文礼,东汉末年名士,兖州陈留郡浚仪县人。

边让是当时的名士,也喜好发表一些奇谈怪论,在地方上有些名气。曹操入主兖州,边让对其很不感冒,说了一些阉党宦官之后之类的话。曹操大怒,就授意属下把边让等人杀死了。这在正史《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等是有记载的,这里就不多说了。但一些史学家认为,陈宫与边让等人是好基友,为此背叛了曹操。不过,也有许多史家认为于此没有关系。

第三,陈宫不是忠义之人,背叛曹操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罗贯中先生为了褒刘贬曹,塑造陈宫是一个正面的形象,但这与史实严重不符。在另一个问题中,这一点豹眼做过详细说明,这里也不啰嗦了,仅仅简单说一下观点。陈宫与曹操的过节,很难说的清楚。因为把曹操看作是枭雄奸贼的话,反叛曹操就是正面的英雄形象。但陈宫反叛曹操却追随了吕布,吕布又是一个啥货色呢?杀丁原投靠董卓,又杀董卓投靠王允,被曹操击败投靠刘备,又霸占了刘备的徐州。

这样反复无常的人,陈宫去投靠他,除了利益,没有别的解释。更有意思的是,吕布部下郝萌叛乱,抖露出来陈宫也是同盟这个惊天秘案。而且,郝萌叛乱是要投靠袁术。袁术已经称帝,是汉朝廷的叛逆者,陈宫居然参与到了这一叛乱中。这足以说明陈宫就是见利忘义的小人,别无分店。豹眼多次说过,罗贯中弄巧成拙,其中陈宫这个桥段就是典型的一列。

要打击曹操,你是用说得过去的史料来说事哦。弄一个陈宫出来,反倒是让人感觉曹操很英雄,而陈宫就是纯粹的小人。第四,曹操劝说陈宫投降。陈宫与吕布一起被曹操俘获后,曹操希望陈宫能够投降。其中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爱惜他的才能,二是利用陈宫一事,显示自己胸襟宽广,不计前嫌的气度。但陈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估计将来曹操不会给他好果子吃,也就选择了拒不投降。

曹操为什么不放了陈宫,而是杀死陈宫?

曹操为什么不放了陈宫,而是杀死陈宫

曹操尽量挽留了,但是陈宫不同意,宁愿去死。他俩关系已经成为一盘死局,无法化解。陈宫与曹操不是一路人,曹操奸险他彻底厌恶,才离开曹操。这一离开永远不会回头。其实这点陈宫应该追随刘备就好了。曹操挽留其实陈宫认为是对他人格的侮辱,三国时代极少有追随一人,叛离,然后又追随的,这样是莫大的耻辱。但是吕布虽然不是如此对一人,却屡次做人家奴,达到了同样可耻的效果,哈哈,为人鄙视。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陈宫  关卡  过关  精英  传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