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跟了李世民的杨氏,后来生活怎么样呢?根据《新唐书》记载,杨氏跟了李世民后,小日子还过得很滋润。李世民登基时,她被封为妃子。贞观十年,她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李明,升为贵妃。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有意让杨氏当皇后,但遭到了魏征的强烈反对。《新唐书》:曹王[李]明,母本巢王妃,帝宠之,欲立为后。

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嬴自累。’乃止。魏征认为,如果立杨氏为皇后,那么肯定会重蹈春秋时期辰嬴的覆辙。辰嬴是晋文公的妻子,但在嫁给晋文公之前,她是晋文公质子的妻子。后来,晋文公去世,为了不让辰嬴的儿子继位,朝廷动荡不安。魏征举这个例子,就是告诉李世民,目光要放长远,不要危害江山社稷。你看,魏征劝诫李世民之际,也没拿杨氏是他弟妹说事。

可见,这件事还真的没有那么严重。最终,李世民听从了魏征的意见,没立杨氏为皇后。贞观十六年,李世民追赠李建成为隐太子,李元吉为巢王,封杨氏为巢刺王妃。至此,杨氏至死都顶着李元吉王妃的名号。而她生的儿子,也被过继给了李元吉。李世民之所以这么做,是和他的心愿有关。他非常崇拜汉文化,当上皇帝后,就一直想让人承认他是纯种的汉人。

当然,他最终没有达成心愿。那么,嫂子郑观音后来过得怎么样了?郑观音的小日子也过得不错。虽然她的5个儿子都被李世民杀了,但女儿却活了下来。李建成死后,李世民将郑观音和她的女儿安顿在夜庭、长乐门等地。这些地方,虽然享不到什么福,但是日子也不算太苦。后来,她的女儿开始外嫁,小女儿归德县主甚至可以照顾母亲的晚年。

公元676年,郑观音去世,享年77岁。此时,李世民都已经去世27年了,而她也守了50多年的寡。77岁,已经很长寿了。虽然小节有亏,但必须承认,李世民是一个非常贤明的君主。《旧唐书·太宗本纪》称赞他聪明神武,从谏如流,才华横溢。“发迹多奇,聪明神武。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则咸尽其才。”“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

”而《新唐书·太宗纪》同样说他是汉朝以来的第一个明君。“其除隋之乱,比迹汤武,致治之美,庶几成康,自古功德兼隆,由汉以来未之有也。”这些话,虽然都是溢美之词,但李世民却当之无愧。而且,他对汉文化的推动和传承,也有非常大的功劳。另外,他虽然杀掉了亲兄弟和侄儿,但对于存活着的女眷,都比较照顾。郑观音能活到77岁,也说明了李世民并没有对她进行报复。

为何宋真宗泰山封禅以后,就再也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了?

还记得杜十娘沉江的故事吧,杜十娘心中的“爱情”,就是后世帝王眼里的“封禅”,它被宋真宗玷污了。谁要是再去泰山封禅,总有被沾上脏东西的感觉,恶心!据史料记载,从三皇五帝时期,就有封禅泰山的传统。所谓“封”,就是在泰山之巅筑坛,祭祀天神;所谓“禅”,就是在泰山脚下除山祭祀地神;当然,石刻记功向神灵“汇报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封禅泰山不是谁都有资格的,它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要完成国家大一统;二要帝王政绩斐然国泰民安;三要有祥瑞出现。因为自古封禅的神圣性,很多伟大的帝王都与封禅擦肩而过,比如唐太宗。从帝制社会开始,历史上一共只有六位皇帝封禅泰山,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其后,即便如明成祖、康熙,甚至最好涂脂抹粉的乾隆皇帝,都没有去封禅泰山。

不是他们不想去,而是“封禅泰山”这个万年品牌,被宋真宗弄脏了。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第三位皇帝,他一生中最“伟岸”的一件事,就是御驾亲征,逼迫金国人与大宋签下和平条约,史称“澶渊之盟”。宋金和平后,北宋迎来高速发展,赵恒志满意得,逢人就吹牛逼:想当初,朕御驾亲征,救国家于危难......没想到某一天,他被一个叫王钦若马屁精泼了一盆冷水:澶渊之盟难道不是城下之盟吗?还有比这更耻辱的吗?王钦若不是铮臣,他的目的也不是给宋真宗找别扭,而是想彻底否定寇准在抗金上的功劳。

但这句话的副作用,就是刺伤了宋真宗的自尊。王钦若有找补的办法:澶渊之盟是寇准的耻辱,陛下您的丰功伟绩是毋庸置疑的,咱们应该封禅泰山,让天地神灵都知道您是一位伟大的君王。对啊,赵恒豁然开朗,封禅泰山已经成了金字招牌,用它来给自己佐证,等于拉秦始皇汉武帝给自己站台,高啊!可是,可但是,宋真宗脸红了!大一统?金国人都打到黄河边上了。

 6/7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天书  628  落地  出手  不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