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关羽对赵云是非常认可的,称之为弟。3.羽评价马超,“世代名家”。当年十八路诸侯依次而坐,而刘备站在公孙瓒身后。袁绍听说刘备是平原县令,根本不以为意,但听说他是汉室宗派,就立即命人看座,还说“吾敬汝是帝室之胄耳”。由此可见,在那个年代,有一个辉煌的出身,真的很荣耀。马超,是汉名将马援之后、西凉马腾之子。

马援,为东汉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官至伏波将军,尤其是其马革裹尸的气概,深受后世景仰;马腾,久经沙场的西凉名将,曾参与讨伐董卓,又曾与刘备共领衣带诏,相约讨贼。因此,马超绝对是时代名家,关羽对于他的家世,非常敬重。然而,关羽对于马超,也仅仅是看中其出身。在马超归顺后,关羽立即扬言要与之比武。关羽此举,可能有打消马超嚣张气焰的用意,而主要原因,还是他认为自己要高出马超一个段位。

诸葛亮连忙写信劝止,说马超虽然勇猛,但最多只能和张飞并驾齐驱,“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超群也”,关羽认为这个点评非常到位、严重符合自己预期,就心满意足地将书信遍示宾客,此事作罢。4.评价黄忠,“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当听到黄忠位列五虎将,关羽勃然大怒地说,“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很多人不明白,关羽此话,到底哪来的底气?论武力,黄忠以老年之躯,单挑壮年关羽150合战平,还百步穿杨,将关羽盔缨射飞;论功劳,黄忠刀劈夏侯渊,奠定了刘备在汉中之战的总胜利,堪称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最大功臣。

公平公正地讲,关羽实在太过分了!只能说,关羽在有些时候,情商偏低,甚至不识大体。前部司马费诗,劝解关羽,说将军应当与汉中王同休戚、共祸福,而不应该计较官位高下,再说了,将军您与汉中王有兄弟之义、视同一体,又岂是别人能够并列的?关羽这才恍然大悟,心下惭愧。关羽死后,黄忠在征讨东吴时,三合大败潘璋,然后奋力追击,高喊“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可惜中了埋伏,在乱战中被暗箭射死。

如果关羽泉下有知,是否羞愧到无地自容呢?二、张飞对其余四虎的评价。1.评价关羽,“我今与你拼个死活!”古城会,张飞在不明缘由时,怒骂关羽,“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在蛇矛被关羽一把拽住后,张飞神情动容地说,“我今与你拼个死活!”张飞是个嫉恶如仇的率直之人,对于刘备、关羽的桃园之情、兄弟之义,肝胆相照,天地可鉴。

从张飞所说的“拼个死活”,我们可以品出两层意思,既有对于关羽背刘投曹的心寒,恨不能与之玉石俱焚,又有对关羽武力的认可,在张飞心中,两者的武力基本在伯仲之间。2.评价赵云,“一矛刺死!”长坂坡,糜芳在刘备面前诬告赵云,说他反投曹操去了。张飞当即大怒,说道:“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刘备严词呵斥,说赵云是我们的故交,从于患难,绝对不是图富贵之人。

张飞不听,冲到当阳桥,遇到被赵云救出的简雍后,这才弄明白事情原委。从张飞所说的“一矛刺死”,我们也可以品出两层意思,第一,张飞对于赵云,根本没有刘备那样深层次的认知;第二,此时的张飞,对于赵云的武艺,还没有深入的了解,难以做出合理的评估定位。3.评价马超,“岂愁马超一匹夫乎!”葭萌关,诸葛亮智激张飞,说马超侵犯,必须往荆州抽调关羽前来,方可匹敌。

张飞哪能受得了这个,当即大怒说,军师你太小看我了,“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张飞此话,虽然有点狂,但绝对不是吹牛,他有这个狂的资本。张飞是三国第一猛人,每逢恶战,必当争先,试问他服过谁?金吕布,张飞曾两次与之单挑,数次在其面前叫嚣挑衅;虎痴许褚,能把马超拉下马,而张飞曾多次让他吃瘪。

拥有多次这种高光战绩,张飞又怎会惧怕马超呢。4.评价黄忠,无。黄忠是关羽战长沙后归降的,张飞与之交集不多。三、赵云对其余四虎的评价。赵云一生,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多做事、少说话。赵云为人机警睿智,甚至言多必失,所以他几乎从未点评过别人。赵云对于关羽、张飞,既有尊重,又有敬佩,更有多年来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

赵云识大体、明大义,在刘备兴兵伐吴时,赵云苦谏,“汉贼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愿以天下为重。”然而,一世枭雄的刘备,却唯一一次感情用事,不听赵云之言,最终一败涂地,葬送了殚精竭虑拼搏来的半生基业。赵云对于马超,虽无任何表态,却在暗暗较劲。马超归降后,刘备安排酒席款待,尚未入座,赵云就斩下刘晙、马汉的人头,献于筵前。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死局  守关  五关  图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