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员皆是百里挑一,不过虎豹骑并不算得上常备的作战部队,每每出征都是跟随曹操身边,估计是类似护卫队的概念。大自然对待一切生灵都是公平的,象兵也有自己的致命弱点,只要抓住,就能战胜它们。乃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后所组建的,由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统领是王平。

古代的南蛮指的是那个民族?

古代的南蛮指的是那个民族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依洛书河图而知,中华文明诞生于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豫州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州,又称中原。主要是指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狭义上指今之河南省。 中原谓之华夏。

【礼记•王制】:华夏之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统称四夷。关于南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之矣。具体就是今之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贵州以及四川等地。南蛮大多在额头纹花,喜盘腿席地而坐,有些部落尚喜生食。 关于四夷之称,虽有鄙夷、蔑视之嫌,但“四夷”也确实落后于中原(华夏)。

在三国游戏当中,魏蜀吴三大势力有哪些特殊兵种?

在三国游戏当中,魏蜀吴三大势力有哪些特殊兵种

大家好,欢迎乘坐游戏探索机!曹魏虎豹骑玩过三国游戏的人都知道,虎豹骑是曹操阵营的精锐骑兵。不过在《三国演义》中几乎并未提及,反倒是《三国志》中提及,这也遵循了“颂刘贬曹”的宗旨。第一位统帅为曹纯,数位统帅皆为曹家人,可见其核心地位。战绩也有南皮杀袁谭、乌桓杀蹋顿、长坂坡败刘备等等。成员皆是百里挑一,不过虎豹骑并不算得上常备的作战部队,每每出征都是跟随曹操身边,估计是类似护卫队的概念。

而在三国志中曹魏将士的属性设定也都偏向与骑兵,以曹纯为例,他虽然五维属性不高,但是骑兵设定却是S,原因只是因为他是曹魏鼎鼎有名的虎豹督军。蜀国白耳兵即白毦卫。刘备势力精锐部队,由陈到统领。算是刘备的亲卫部队了,不过演义中和正史里并未多大的提到,但是在三国志中对于刘备势力的设定也多偏向于枪兵和戟兵,战力极强,不不可否认其对蜀汉的贡献。

还有一支无当军,一般被叫做无当飞军。乃是诸葛亮七擒孟获后所组建的,由少数民族的人员组成,统领是王平。以夷制夷,擅长丛林战,据说穿铠甲也能在丛林间快速穿梭,所以称为飞军。善使弓弩和毒箭。相对来说这一点在蜀国的将领A级的兵种设定当中多有体现。吴国丹阳兵因为父亲的战死而丧失根据地的孙策曾经招募500丹阳兵去投奔舅父吴景,后来,吴国的丹阳太守沈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只执巨锤。

孟获的象兵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何不向其一些借象兵北伐?

孟获的象兵那么厉害,诸葛亮为何不向其一些借象兵北伐

说到象兵,先说说象兵如何强大的。大象是一种巨大的陆地动物,皮糙肉厚,力量强大。在冷兵器时代,刀剑长矛等利器很难击倒大象,远程攻击武器也很难精准射击到大象。经过训练的大象,不仅能用于运输物资,在战斗中的大象更是威力惊人。将大象作为冲锋部队,不仅能践踏敌人,而且能利用大象拆毁敌人的阵地建筑。而且战马惧怕大象,用大象冲锋陷阵,可以令对象的骑兵部队丧失战斗能力。

象兵所到之处,人畜皆慌,在战斗中无法抵抗,在心理上也是一种震撼。但是大自然对待一切生灵都是公平的,象兵也有自己的致命弱点,只要抓住,就能战胜它们。第一,象兵适合平原宽阔之地作战。因为象兵体积庞大,利用象兵群体作战,可以冲锋陷阵,没有阻拦。但是如果在丛林或者山川狭地作战,象兵很容易产生拥挤,甚至会相互践踏,造成象群恐慌,造成彼此损伤。

也有可能象兵因无法并头前行而落单,这样更容易被各个击破。第二,大象怕火,几乎所有野兽都怕火,这个好理解,不多做解释。第三,如果象兵长期作战中身体受到损伤过大,或者被攻击次数过多,大象会产生恐慌而不听指挥四处乱跑,践踏敌人和本方士兵。了解到了这些,我们再来说说诸葛亮为何不用象兵。一,孟获在云南,从云南将大象运到北方与魏国作战,大家想想,路途遥远不说,千山万水怎么过?在没有火车的古代,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何况云南气候与北方大不相同,大象水土不服也是个很大的问题。二,大象数量少,而且贵啊。虽然我不知道当时一头大象多少钱,但我知道现在在动物园骑大象也得几十块钱啊。蜀国本来人口就少,而且经济发展也不是特别好,人都吃不饱,哪来的钱买大象养大象。只能是望梅止渴啊。第三,即使把大象运过去了,参展我上面介绍象兵的优点和缺点,魏国人才济济,就没个人想到个办法对付象兵?更可况魏国兵多将广,人数如果够多,群殴象兵也不是不可能。


文章TAG:象兵  南蛮  战略版  三国志  民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