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明朝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有爱吃驴板肠的嗜好,虽然皇帝不一定天天点驴板肠,御善房是每天都会宰杀一头驴时刻准备着。直到明朝末年,当时清朝是东北一方政权,皇太极没有入关,他打败了黄金家族最后一任大汗林丹汗,夺得了蒙古帝国世传玉玺,所以全蒙古尊奉大清皇帝为蒙古大汗,为此皇太极给自己起了天聪汗。

皇帝都是怎么吃饭呢?

皇帝都是怎么吃饭呢

皇帝贵为天子吃饭当然得讲究排场,每顿饭几十道菜甚至上百道菜,当然也不都是这样奢侈的,因人而异。但是最肥的差侍还是皇宫里的御善房,这里的学问深多着呢:先看看明朝万历年间御善房的食料清单。皇上一天要吃的食物:126斤猪肉,5只鹅,33只鸡,60只鹌鹑,10只鸽子,20斤香油,22斤面。另外还有其它的各类食材:糖、醋、油、各种调料等等,但是皇帝不可能一天都吃掉,剩下的都让皇帝身边的太监、宫女、御善房的厨子们吃了。

折算下来,皇帝每天的伙食标准大约是近20两银子,折合现在的人民币几千块钱不超过一万元。钱虽然在皇宫里不算什么,但是落实到猪肉、鸡鸭鹅鱼和各种食材和调料上面,那数目就很多了,最主要的是御善房的采购人员贪污和吃回扣占了很大的部分。到了清朝的时候,变化也不太大。清朝的宣统皇帝在位的时候,回忆御善房的消费:一年吃掉一万多斤猪肉、鸡鸭鹅将近3000多只。

除了清单里的日常食物外,皇帝吃腻了还会想吃一些特别的食物。皇帝的信口开河,就会给御善房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比如明朝万历皇帝的父亲隆庆皇帝,有爱吃驴板肠的嗜好,虽然皇帝不一定天天点驴板肠,但是御善房还是每天都会宰杀一头驴时刻准备着。如果皇帝异想天开要吃一些实在弄不到的,就得弄一些皇帝不认识的天上飞的、海里游的,来应付一下。

清朝与准格尔汗国的战争,属于国战还是内战?理由是什么?

清朝与准格尔汗国的战争,属于国战还是内战理由是什么

乾隆皇帝曾自我总结一生有"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并作《御制十全记》,令写满、汉、蒙、藏四种文体,建碑勒文。十全武功指两次平定准噶尔之役,平定大小和卓之乱,两次金川之役(见大小金川之役),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缅甸之役,安南之役及两次抗击廓尔喀之役。那么平定准格尔之役为何会被乾隆帝推为"十全武功"之首呢?大清朝与其对手准噶尔汗国的交战到底是算内战还是国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我们就先对准噶尔汗国做一个详细的了解。很多人对于准噶尔的印象应该停留在现今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大家可能会猜测二者是否有关系,结果是肯定的。而事实上,准噶尔盆地之得名正是来自于准噶尔汗国,这块如今位于中国西北边陲,占地约38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第二大的内陆盆地,当初正是曾称雄中亚的准噶尔汗国的腹地。

而实际上,强盛时的准噶尔汗国面积远远不止这么大,极盛时期它的国土面积达到700多万平方公里,比之当时的亚洲霸主大清帝国也毫不逊色。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么两个庞然大物互相打架,那肯定是国战啊。开篇不到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到巅峰时期已达700多万平方公里,准噶尔汗国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准噶尔最初是一个部落,但其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承。

元明时期称卫拉特或瓦剌,明朝称瓦剌,清朝称为厄鲁特。在铁木真在草原开始他的传奇之后,卫拉特部很识时务地归附了黄金家族,并且也一直忠于黄金家族,跟随着蒙古大军南征北战。直到明朝崛起,北元远遁,在明朝接连不断的北伐中备受打击,实力大损。元帝国一败再败,就连传国玉玺也被缴获,北元末帝坤帖木儿汗父子仅以身免,不久即被鞑靼贵族鬼力赤杀死,鬼力赤去故元号,自立为汗,称回鞑靼,北元作为一个政治实体从此再也不复存在。

北元灭亡后,卫拉特部也摆脱了鞑靼的统治,为了争夺霸权,与鞑靼互相攻杀,实力此消彼长,到了1433年,瓦剌部首领脱欢攻杀鞑靼首领阿鲁台,立拥有黄金家族血统的脱脱不花为大汗,自任太师,重新统一了蒙古高原,脱欢死后,其子也先继承太师之位,收服兀良哈三卫,扫荡建州女真,拉拢西北诸卫,到了1448年,瓦剌实际统治下的蒙古汗国已经控制了东起女真,西达哈密及其以西的裕勒都斯河流域,北抵叶尼塞河上游,南临长城的广袤地区,控制的地区甚至比明朝还要大,史称"漠北东西万里,无敢与之抗者"。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打国战  三国群英  战版  皇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