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丧门神鲍旭和没面目焦挺谁更厉害?

谢邀。《水浒传》中丧门神鲍旭和没面目焦挺二人,都是冲着黑旋风李逵上的梁山,上梁山后也奉李逵为老大,李逵、焦挺、鲍旭、项充、李衮结成了步兵五人帮,所向披糜。但若论鲍旭焦挺二人谁更厉害?二人没有比试过,也无法弄清谁高谁低,但鲍旭一口丧门剑不一定能赢了黑旋风的两把板斧,最多两人打个平手,但黑旋风李逵却在没面目焦挺面前,让焦挺打的站都站不起来,从这一点来看,若论拳脚,鲍旭恐怕也不会是焦挺的对手。

梁山鲍旭之死,反映了水泊梁山内部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

鲍旭之死,再次证明了梁山是一群难成大事的草寇!鲍旭外号“丧门神”,一听就是个凶神恶煞的主。他原本与焦挺在枯树山落草,上梁山后成为李逵的左膀右臂。鲍旭在梁山的排名并不低,为第六十条好汉,是十七员步军将校的第二名,而在征方腊时攻打杭州,被石宝一刀两断,送了性命。鲍旭的死,暴露出梁山存在的很多问题!一、梁山军纪松弛1568年,戚继光被调到北方边镇,镇守蓟州、昌平、保定,防御蒙古牧骑南下。

他带了三千戚家军上任!这支队伍经过长途行军,在城外待命时,天上下起了暴雨,一日方停,三千戚家军士兵挺立在雨中,号令如常、不动如松。戚继光镇守北边16年,游牧民族始终不敢靠近长城。他靠的是什么?军纪二字而已。只有军纪严明,才能如臂使指、战无不胜。一支军纪涣散的队伍,跟一群羊没有任何区别。当敌手弱小时,缺陷并不明显,一旦遭遇强敌,立刻原形毕露!鲍旭、李逵、李衮、项充四人,把宋江的命令置于脑后,直接杀入了敌阵!李逵一斧子砍断了石宝的马腿,鲍旭立功心切冲了过去,被躲在城门后的石宝一刀两断!四人贪功出击,打乱了己方的作为部署,把指挥员的命令置于脑后!这不是军纪松弛是什么?归根到底,梁山的部队根本算不是一支精兵劲旅,碰到强敌必然遭受重挫。

这也是梁山在征方腊过程中损兵折将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宋江不具备将兵之能李逵等四人不听命令冲锋,结果折了鲍旭。也让宋江的大部队陷入了被动!在救援的过程中,又被城头的滚木檑石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那么,宋江要如何收场呢?如果宋江想打造一支精兵,回到营中第一件事,就是把罪魁祸首李逵斩了,以正军纪!只有这样,才能一改梁山散乱的风气。

然而,宋江只是把李逵呵斥了一顿,然后就大事化小、就此揭过。因为,李逵是他的兄弟,是他的心腹。用梁山那套江湖义气来管理军队,是梁山战斗力始终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如果以后有谁不听号令,有李逵的这桩事垫底,宋江怎么去管理别人?宋江虽然接受了招安,换了旗号,成为大宋朝廷有编制的正规军,但骨子里,却依然是一个江湖团伙。

宋江可能是个好大哥、好首领,却始终没有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将领,在思想上、角色上还没有完全转变。一把手有问题,很要命!很麻烦!很无解!三、梁山遭遇了发展瓶颈李逵之所以不听号令贸然冲锋,是因为宋江对马军过于重视,几句话“伤”了李逵的心!那么,宋江重视马军有没有错?当然没有!在冷兵器时代,骑兵是机动性最强、战斗力最彪悍、整体素质最强的兵种!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就可以纵横天下!如果梁山有充足的资源,像李逵、鲍旭这样的步兵,完全可以裁撤、淘汰!或者转行!但是梁山的兵种构成,一直没有变化。

梁山的兵种,一直是聚义时确定的架构,从此再也没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梁山那么多聪明人,不知道其中的弊端吗?当然知道。但如果要进行“军事改革”的话,要触动许多人的利益,大家都是好兄弟,动谁也不好啊!坏了兄弟义气,可怎生是好?所以,梁山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就这样陷入了停滞不前的怪圈,战法、战术缺乏革新、兵种构成一成不变,作战始终靠几名得力大将冲锋陷阵。

荡寇志中梁山好汉下场一个比一个惨,俞万春为何那么恨梁山好汉?

在《水浒传》中,梁山好汉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梁山集团征讨方腊,惨胜,梁山好汉三去其二,共计死了七十人。梁山好汉的死法,惨烈而又窝囊,简直一个比一个惨。1.被箭射死15人。张顺,杭州涌金门,万箭穿心而死。徐宁,被毒箭射中项部,七窍流血,煎熬半月后惨死。欧鹏、史进先后被庞万春的连珠箭射死,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被庞万春算计后遭乱箭射死。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鲍旭  水浒  系列  人物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