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平不依不饶,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来。宋江按照吴用的安排,指挥军兵围堵消耗董平。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两枝枪直杀到申牌以后,冲开条路,杀出去了。这场战斗从天明打起,大概也就是卯时(早上五至七时)开战,一直杀到下午三点多,董平还能横冲直撞,足见其战斗力非一般战将可比,梁山根本就没有这般能打持久战的战将。施耐庵的这一处描写,借鉴了蓝本故事中的“一直闯董平”。

《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有董平的几句赞诗,道是:昔樊将军,鸿门直撞。斗酒肉肩,其言甚壮。董平有樊哙之勇,这也是“万户侯”的由来。所以,梁山大聚义时,董平上应天立星。也就是说,没有樊哙鸿门宴上的勇猛机智的表现,刘邦就不一定能够逃脱范增、项庄的毒手,西汉便立不起来了。战场上的勇猛表现,足以证实董平的实力。宋江之所以鸣金,召回徐宁,一方面是要依计行事,另一方面,也是瞧科了再打下去,徐宁就要吃亏了。

第二天再战,便按照吴用的计谋,引诱董平上当,将他活捉。宋江料徐宁打不过董平,阵中恐怕也没人能够轻易摆脱“一直闯”的勇猛不舍,便以林冲、花荣两人双战董平。以宋江对双方战将的了解,做出这样的安排,也是担心林冲不能摆脱,保险起见,派花荣相助林冲。林冲是五虎将中唯一没有“万夫不当之勇”称号的战将,以勇力而言,肯定是不如董平的。

宋江给林教头派帮手,这便是林冲第三次以二打一了。如此,董平的实力就应当在林冲之上。当然,林冲也是“小张飞”。但是,林教头根本就没有张飞之勇,“小”实际上带有贬损的意思,其实说的是林冲远不及张飞。同时,又在《水浒传》中把张飞缩小,以林冲这样没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来讥讽。如此,按照真实实力,在五虎将中,董平应当排在林冲之前。

董平名字中暗藏“重八”梁山五虎将其实都是有寓意的,我按照书中五虎将的顺序,依次简单地解读其中的玄机。关胜,是以其祖关羽之名,象征梁山的“勇”。而施耐庵在书中是贬损蜀汉的,诸葛亮就隐藏在孔明、孔亮兄弟的名字中,诸葛孔明都变成宋江的徒弟了,而且是“独火星”,独火星就是扫把星。《水浒传》为何要贬损蜀汉,我最后揭晓答案。

以关胜贬损蜀汉,其实是一种借喻,关胜这个人物最关键的隐喻,就是那把青龙偃月刀。青龙,暗喻明朝三代君主,也就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元璋是属龙的,生于戊辰年,本应是土龙。所以,“青”就是东方木,是朱雀所在的方位。书中的井木犴是南方朱雀之首,这个绰号的主人是郝思文,读音“好思文”。郝思文又是关胜的副将,青龙之“青”隐藏的就是建文帝。

而东方木,则是“木字辈”朱棣这代皇帝。这三代人就象征了明朝,他们的王朝将开始陨落——这就是偃月的意思。林冲则是“双木”,就是代表朱家“木字辈”这代人。“遇林而起”、梁山找投名状,讲的是历史真实中的“天孤星”黑衣宰相姚广孝给朱棣献白帽,暗示他有做皇帝的天命。凭借这个投名状,道衍和尚“遇林而起”,成就了佛道两家正果。

秦明不用多讲,他的绰号“霹雳火”,对应的是霹雳大仙。这个隐喻与施耐庵贬损蜀汉有很大的关联,也是最后一并揭晓其中的玄机。呼延灼在两个蓝本中都叫“呼延绰”,施耐庵改动一字,原是出于《诗经》: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两句诗后来演绎为成语“逃之夭夭”,暗藏的是建文帝的下落。呼延灼的兵器是双鞭,与扈三娘的双刀一样,属于阴阳兵器,而扈三娘的双刀就是“日月双刀”,落实到“明”字上。

呼延灼的双鞭总重二十五斤,就是建文帝逊位时的年纪标识。同时,“灼”,也与贬损蜀汉有关。董平与“立汉”有关,而他的名字中,就暗藏着“重八”。董平使的是双枪,当然也与扈三娘的日月双刀是同一种隐喻。而且,董平出场时的赞诗也暗藏了这样的符码:两面旗牌耀日明,锼银铁铠似霜凝。水磨凤翅头盔白, 锦绣麒麟战袄青。这几句诗不用多做解读,其中就有《水浒传》中不断写到的“明月”,符码十分明显。

而白头盔也是林冲隐喻中的白帽,麒麟,则是隐藏朱棣以麒麟为瑞兽的典故,和玉麒麟卢俊义的隐喻是一样的。以这样的“武功”来排名,关胜是管总隐喻明朝秘史的,其次就是秦明,然后是董平、呼延灼、林冲,这是三个人所隐藏的三个皇帝的先后次序。所以,董平的实力相当厉害。结语:施耐庵为何贬损蜀汉这是《水浒传》的核心玄机,寓意的是大明王朝的国运。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董平  水浒  张清  全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