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身先亡。“其子太史亨嗣任,历任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太史慈壮志未酬身先死,令孙权十分痛惜。在《三国演义里》,罗先生不忍心一世英雄如此寂寥的死去,就安排太史慈与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大战了一场。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太史慈病逝两年后,孙权与张辽在合肥大战一场,老罗安排太史慈与张辽单挑,大战七十回合不分胜负。

随后,太史慈献“里应外合”之计,不料被张辽识破,将计就计,引诱太史慈入城,乱箭将他射死。老罗本想让太史慈再表现一下,却画蛇添足,让太史慈丢了丑,不太高明。无论史料还是演义,太史慈之死都没有许多品味的地方,比较枯燥。02张辽之死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人冲击孙权十万大军,一直打到了孙权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披靡溃败。

后又以七千之众,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就连小孩夜哭,也用张辽来吓唬孩子。”张辽止啼“,也成为了民间经典传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这时得病。曹丕派遣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前来为其医珍,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询问病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遇见。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朝位居三公得病,皇帝才派遣侍中、黄门问病。张辽并没有位列三公,而曹丕遣侍中问疾,可见受魏文帝宠爱的程度。”张辽久未病愈,曹丕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车驾亲临,握着张辽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都来送御膳。病情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屯军驻地。此时,孙权再度反叛,曹丕派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

孙权得知张辽至此,甚为忌惮,对诸将说:“张辽虽然抱病,但仍然勇不可当,诸位千万要谨慎在意。”这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张辽与诸将一起,大破吴将吕范。但他的病情却日益加重,最后病逝江都。曹丕为之流涕,谥号曰刚侯。其子张虎嗣任其爵。03张辽大战太史慈《三国演义》不仅安排张辽与太史慈大战了七十回合,张辽用计射杀太史慈,还安排了张辽也被东吴将领丁奉射杀。

张辽跟随曹丕以大船征伐江东,被东吴徐盛击败。曹丕登岸逃亡时,吴将丁奉从岸边杀来。张辽为保护曹丕上前迎敌,却被丁奉以箭射中腰部,回营后不治身亡,曹丕厚葬之。罗先生之所以这么描写,恐怕不是随意为之,或许有其用意,就像演义里其他故事一样,都是经过精心构思的。在豹眼看来,张辽与太史慈的人生,有许多相似之处。演义把他们安排在一起,添加一些故事,就是要引起读者的兴趣,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

然后去比较他们的人生经历,品味、思考人生所应该尊崇的道义。说一点与太史慈相关的、有趣的桥段吧。曹操听说太史慈是忠义双全、有勇有谋的猛将,就打起了他的主意。于是,给太史慈写了一封信,以箧筐封存好,内无别物,只是放了少量当归。太史慈是东莱郡黄县人,辗转来到江南。曹操的意思是想告知他,归来吧,漂泊天涯的游子,归顺朝廷,回归故乡。

可见曹操对他也十分器重。看看人家老曹挖个墙角,都搞得这么高大上,文绉绉的,不愧是文学青年。太史慈病逝后,孙权十分悲伤,对其子厚待有加,可以说孙权对待太史慈不薄。上面已经介绍了张辽患病,曹丕日夜牵挂,遣医问疾,十分上心。人都是有情感的,包括帝王。有时候也不能仅仅以帝王之术、笼络人心来看待君臣相得。利益固然重要,但有时候,情感却是最有效的手段。

东吴猛将中,太史慈与甘宁谁的武艺更强,谁可称之为东吴第一猛将?

太史慈和甘宁在《三国演义》都是东吴表现比较抢眼的武将,不过他们之间没有直接交过手,甚至连共同的对手都没有,因此只能以他们的表现来比较一二。首先就两个人的单挑记录来比较看,他们都有不俗的表现。太史慈共有四次单挑:在神亭岭和孙策前后大战一百合不分胜负,和程普战了三十合各自收兵,会稽之战和王朗交手数合以后夹攻击败对方,合肥之战和张辽大战七八十合战平。

甘宁也有四次单挑记录:在攻打江夏之战时水战一合杀死了黄祖的部将邓龙,火烧赤壁时又一刀一个砍死了马延、张凯,攻打皖城时甘宁又率先登城,一链打倒庐江太守朱光。比较两个人的单挑记录,太史慈在战斗中没有取得过直接的胜利,不过他面对的对手中,除了王朗弱一点外,孙策、程普、张辽都是比较出色的武将,太史慈和他们战平,应该说这个表现已经不错了。

甘宁则正好相反,他的对手虽然没有一流武将,但是在交战时斩将都是干净利落,一合解决对手,而且水战、马战、步战样样精通,可以说也很难得。所以论单挑,两个人各有所长。而且太史慈和甘宁的箭术也都不错。太史慈出场时在北海就靠着一手好箭法射退了追击的贼兵,后来在攻打吴郡时一箭将裨将的手钉在护梁上。甘宁在两次江夏之战中先后射杀了凌操和黄祖,赤壁之战射死了蔡曛,合肥之战射伤了乐进。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太史慈  套装  赤壁  开荒  武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