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如何看待梦境的?

李渊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这个说起来就有意思了,下面举一些例子,说一下古人对“梦”的探索。梦是非常奇怪的东西,古人对梦的开发,首先就是占卜。也就是说,很早很早之前,人们起床之后,就琢磨着自己做的梦有啥特殊含义。比如很早很早以前的殷商时期,殷王就有几个梦的记载:丙子卜,谷贞,王梦妻,不佳□?□寅卜,谷贞,王梦兄,丁佳□?(后面两个方框的字我实在打不出来,就是一个方框里面一个卜)这是殷王武丁的两个梦,殷王武丁梦到了自己的老婆和兄弟,于是就去占卜了,咋回事啊?我咋梦到他们了,是不是有啥灾祸?看相关的记载,就会发现殷王是个占卜狂,梦到啥都要占卜一下,而且他是老往不好的地方想,总觉得会有啥事……到了周代的时候,占梦就有了专业的“占梦官”,啥事不干,专门给人解梦。

而且到了这时候,给人家解梦就不能瞎胡咧咧了,要专业!看《周礼·春官》中的记载,周王就提要求了,身为占梦官,要“占梦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辨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要求很高啊,以后别瞎说,要研究一下时节和五行,还要研究一下天象才行。占梦师,可难为死了。《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记载了一个占梦的事儿,原文就不上了,大概意思是赵简子(春秋赵国奠基人)做了个梦,一个小屁孩光着身子跳舞唱歌。

他就问占梦官了,我做梦的时候正赶上日食,是不是要出啥事啊!占梦官告诉他:别瞎想,这个梦的意思是,六年以后的这个月,吴国要进入楚国的郢都,但是打不赢。——真牛,六年以后的事儿,孙武和伍子胥干翻楚国,竟然被占梦的预言了……(真假咱就不分析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老庄的道家思想,就把梦弄得很玄乎了,有了哲学意味,境界是高了,但是一般老百姓也不懂了。

所以,占梦还是有的,大家做个梦觉得奇怪,就找占梦师说说……两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这个就更牛了。做梦没这么简单,那是和老天爷交流呢!后来的那些帝王们,名人们,都受了影响。为了表达“受命于天”,我很牛,总要举个例子,说自己做了什么什么奇怪的梦。司马迁这么客观的人,还写刘邦他娘梦里面遇到神了,他爹亲眼看到一条龙伏在老婆身上……所以,既然不好解释,那就好好利用吧。

溥仪的真实文化水平是怎样的?

如果将清朝皇帝依文化水平进行排名,垫底的必定是溥仪无疑了。溥仪的文化水平之拙劣充分打脸了中国那句古话“名师出高徒”!溥仪用数年从数名师充分论证了: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有名有姓的就有四位,他们分别是:陈宝琛、袁励准、陆润痒和洋人老师庄士敦。 这些帝师不用详细介绍就知道,都是当时响当当的大人物、大学问家。

除了这些名义上正儿八经拜过师的老师外,溥仪的老师还有很多,比如:溥仪父亲载沣等。这些人不用说,个个也都是顶尖人才。这几位帝师都是享誉中外的大儒,放在任何文化领域,都是极具影响力的专家。让他们来教溥仪,可谓是大材小用!不正经地说一句:当年的帝师陈宝箴教溥仪是什么概念?大概类似于几个清北读本科、剑桥读硕士、斯坦福读博士,然后又给某总统当了几十年的文学顾问,最后跑到幼儿园去教小孩子认字去了。

有这么多名师加持,溥仪哪怕是从每个人那里学到一点皮毛,都足以受用终生。如此强大的帝师团队教育下,溥仪偏偏就没成为“高徒”。中国有句古话,叫“学好不容易,学坏一秃噜。”一个孩子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想学好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这种在他们眼中枯燥乏味的文化知识。帝师固然想把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这位帝子,可帝子不学,他们也没办法不是?溥仪的智商虽然没问题,但却终究没有读书的基因。

而一个人在一件事情上的成就,往往与他对事情的热衷程度,也就是感兴趣多少有着极大的关系。溥仪有多不喜欢读书呢,当年张勋复辟时劝溥仪,左右上下、口水全部说干了,溥仪依旧不动声色。最后张勋无意间的一句:“皇上啊,咱们只要复辟成功,把权力夺回来,那以后你就该处理国家大事,就不用读书了!”张勋这不经意的话一出口,溥仪立马眼睛就亮了道:当真?张勋愣了一下,立马说:当然是真的,你想想你当皇帝了大家都得听你的,谁敢再逼你读书?溥仪听完后,当即拍板决定复辟。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唐宫  皇帝  成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