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进陈家沟,苦练18载,最终武功大成看过吴京参演的《太极宗师》后,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武术是讲究门规的,武术大家对本门本派的武功传承要求很严,他们坚持“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非嫡系亲属不传”的原则,将本门本派的武功捂得严严实实的,生怕外人偷了去。陈家沟的陈家拳掌门人陈长兴也是如此,他把陈家拳的核心武功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金贵。

在陈德瑚先生的推荐下,杨露禅来到了陈家沟学习,可是,在家族门规的约束下,杨露禅只能在陈家的前厅活动,并不能到后院参观、练习,因为后院是陈氏弟子练功的地方。即便如此,这些严厉的门规习俗也没能难住杨露禅。陈家院子里种着很多树,小小年纪的杨露禅闲暇之余就爱爬树,这不,就是因为爬树,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发现在前院的树上,能够清晰地看到后院正在练武的陈家弟子。

“你们不是夜里练功嘛,那好,我就在夜间偷看吧”,杨露禅心中暗想道。于是,他每天晚上都躲在树上偷看大家练武,回到住处,他再琢磨一招一式的精妙之处。就这样,他坚持了很长时间,可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多久,他的偷看练武的事情就败露了。有一天,杨露禅在与陈家弟子玩耍时,一时兴奋,用了一招陈家拳将对方打倒了,这件事,正好被掌门人陈长兴看见,这还了得?陈长兴当场询问杨露禅:“你这是从哪里学的?”杨露禅见事情败露,只得招认:“我每天晚上,躲在树上看你们练功,所以,就偷着学了几招。

”陈长兴听后,心中暗自佩服,没想到杨露禅小小年纪,竟会对武术如此痴迷,于是,他就让杨露禅练上几招。杨露禅得令后,便展示了自己所学习的陈家拳。只见他左跳右跃,辗转腾挪,轻易间,打出了一套轻盈的陈家拳。“内行人看门道,外行人看热闹”,通过观看这一段表演,陈长兴看到了杨露禅的武术功底和他自己独有的悟性。再加上杨露禅为人诚实,陈长兴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决定打破常规,收杨露禅为第一个外姓弟子。

从此,陈长兴掌门用心用力的交,杨露禅就用心用力的学,没用几年,杨露禅就在众师兄弟众脱颖而出,很难在师兄弟中找到对手。他感觉自己已是大功告成,于是,辞师而别,回到家乡。正是因为这次回家,让杨露禅如梦惊醒。回到家后,乡亲们听说杨露禅在外学习了一身好功夫,于是,街坊四邻纷纷找他来切磋,杨露禅见状,也就欣然接受,而且,每次都能轻松打赢对方。

这让年轻气盛的他有些飘飘然了,直到有一天,在一次比武中,因为失手,被对方放倒了,他才幡然醒悟:“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强。”于是,他再次赶往陈家沟,向陈长兴掌门求学。经过陈长兴掌门的再次点拨以及自身的刻苦努力,杨露禅对陈家拳有了更深的认识,打起拳来,也更加的熟练。就这样,他再次拜别师傅,回到家乡,在与人切磋时,他再也没有失败过。

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的境界也会得到升华。杨露禅并没有因为在比武中获胜而感到满足,他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领悟陈家拳的精髓,于是,他再次离开家乡,第三次赶往陈家沟,潜心研究陈家拳。就这样,前前后后,经过18年的努力和付出,杨露禅的武功才算大成,而此时,杨露禅已经接近40岁。二、单身斗群贼,小试牛刀,成为端王府的一名“武术教练”“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对于爱好比武的人来说,隔三差五的切磋,哪能不失手?这不,杨露禅也有拿捏着不准火候的时候。

十八年中,三进陈家沟,杨露禅武功大成,再次回到家乡,在与一名乡亲比武的时候,不慎将对方打伤,从而吃上了官司。为逃避官司,他选择向北京“跑路”。机缘巧合下,丁紫兰推荐杨露禅到“天义顺”酱菜园张四胖子家中教孩子读书。本来教书是一件非常平淡的事情,所以,大家都认为杨露禅是一位柔弱书生;谁知,在这平淡之下,竟发生了一件惊奇的事情,就是这么一件事情,改变了周围人们对他的看法。

一天夜里,杨露禅正在自己的房间内休息,忽然听到后花园有动静,“霹雳吧啦”的好像是打斗声,仿佛还有刀枪剑棍的相碰声。杨露禅知道大事不好,所以,他随手拿起自己的烟袋锅,急忙向后花园赶去。刚走近后花园的时候,只见几名家丁已被打倒在地,甚至,还有几名家丁被捆绑双手,横在地上,旁边站着一群拿着刀枪的绿林强盗。杨露禅见状,想走上前去,教训教训这群不讲道理的强盗,正欲迈开脚步时,只听躺在地上的一名家丁气喘吁吁的说道:“杨先生,你,你别过来,别被他们打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太极  崛起  问鼎  江湖  称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