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武松的马上功夫虽然没有展示,但是,若是让他一对一的和双枪将董平交手,凭武松的神勇和智力,绝对不会输于董平。因为,武松最擅长的就是单打独斗。吊睛猛虎可以被他打死,蒋门神,张都监,张团练这些武门出身都不在他话下,至于在飞云浦他身戴枷锁的被动形势下,仍然挣脱枷锁,力杀四人。而对这种超人的神勇,什么样的人和他独斗,他都不会占下风。

如果让三国时的将领和军师随便选出108位,和水泊梁山108将打一架,谁会赢?为何?

梁山108将有12人反对招安,他们都有谁

如果让三国时的将领和军师随便选出108位,和水泊梁山108将打一架,谁会赢?为何?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有横着比、竖着比的说法。咱们不妨分成下列几个方面,对于《水浒传》、《三国演义》两本书作个比较。一,总体印象比较《三国演义》的人物,几乎都是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南征北战、东挡西杀打出来的超一流,《水浒传》里的人物,几乎都是小范围的人物,尽管名声挺大,但大多都缺乏实战经验和磨练。

比如林冲,尽管是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教头,但战阵很少,就像现在的那些武术大师,听着好像挺吓人的,其实就是和平时期的武术教师,无非就是花拳绣腿、理论招术懂得多一些而已。在林冲刚出道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实战经验,只是比一般人的手脚麻利一些,理论上如何克敌制胜的东西知道得可能多一些。直到上了梁山以后,才有了一些战斗,算是实战经验,但也是范围很小的打斗。

另外,即使后来有一些战斗,无论是战斗规模,参加战斗的人数,还是战斗的场面,和三国演义根本就不能比拟。如果非要说《水浒传》值得赞赏的战斗,也就是后半部书,水泊梁山的人马接受招安以后,征剿方腊、王庆、田虎,平辽东,或许还可以算作真正的战斗。即使这些战斗,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也是很短暂的,激烈的、持续不断的战斗很少。

而《三国演义》里的人物,可就不同了。如果说《水浒传》主要描述的是战斗,那么《三国演义》描写的,则主要是战争。战斗和战争,尽管都是打斗,但意义则完全不同。比如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从河北涿郡起家,经湖南、湖北,到江东,一直打到四川,这一路上,几乎是步步惊险,处处杀机,哪一步走的都不容易。稍不留神就会命丧黄泉。

而他们遇到的那些战将,哪一个也不白给,都不是吃素的。吕布、高顺、华雄、颜良、文丑、张辽、许褚、夏侯惇、徐晃------都是当时超一流的大将,全国闻名。无论是曹操手下的人物,孙权手下的战将,还是刘备所统率的人物,都有兵有将有参谋军师。二,战术层面比较从战术层面上说,《三国演义》里的许多大将,无论是曹操阵营的曹洪、曹仁、典韦、许褚、徐晃、夏侯惇、夏侯渊、张辽等,孙权手下的周瑜、鲁肃、甘宁、周泰、黄盖、陆逊等,还是刘备手下的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马超等,那可都是可以领兵打仗的统帅级人物。

按照现在来说,至少也得封个上将、中将,再不济也能像《亮剑》的李云龙弄个少将当当。再看看《水浒传》里的几个头面人物,有几个可以带兵打仗的统帅级人物?林冲,东京汴梁八十万禁军教头,说白了,就是个武术老师。理论上应该过得去,否则也教不了学生。从实战上看,也属于梁山上的高手。但总体上说,还是脱不了没有大战经验这个窠臼的束缚。

卢俊义,那就是个土财主,小说里写的他挺厉害,实质上进了梁山当二寨主以后,也没看出他有什么能耐。再看看水泊梁山几个排名靠前的大将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董平、张清、杨志-----哪一个可以担当大将职责、镇守一方重镇?他们哪一个可以像《三国演义》里的大将们关羽、张飞、赵云、黄忠、夏侯惇、夏侯渊、张辽、许褚、周瑜、黄盖、甘宁、蒋兴、周泰、陆逊一样,单独带领一支人马攻关夺寨?三,战略层面比较再从战略上说,曹操阵营里,曹操本人就是个经天纬地的人物,加上战将千员,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无数。

孙权阵营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刘备阵营里,有五虎上将,又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出谋划策。看看《水浒传》里,从宋江,到前面提到的排名靠前的大将关胜、秦明、呼延灼、花荣、柴进、李应、朱仝、鲁智深、武松等人,哪一个有战略眼光?好不容易出来一个有点战略眼光的宋江,还是个一心想着“投降”的内奸。四,战争难易度、想法从战争的难易度上比较,《水浒传》的战斗场面,基本属于帮派打群架、黑社会火并的水平,稍有点武功底子,就被人吹嘘得了不得。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108  17173  新网游  频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