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浮屠源自印度佛教用语,有两种解释浮屠(fútú)不是汉语中的原生词,妥妥的是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原汁原味引进的,是根据相应词汇音译而来。下面有书君就从浮屠这两个字的来源开始说起。大家开车的再急、再赶,怎么也不差那一分钟或几十秒。阿弥陀佛!各位司机大佬们,大家是别听专家的,都自觉让让吧。

如何评价电影《悟空传》?

7月份的时候,电影《悟空传》在影院上映。当时这部电影拿到了5亿人民币左右的票房,表现还算不错。那么,如何评价这部电影呢?我们先来介绍一下这部电影。这部《悟空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西游题材电影,而是根据小说家今何在的中篇同人小说《悟空传》来改编的,因此对于没有了解过《悟空传》的人来说,乍一看这部电影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

而就算看过这部小说和这部电影的人,刚看的时候,也会觉得没看懂。悟空传讲述的是孙悟空对抗天庭天尊的故事,其间夹杂着凄美的爱情故事以及比较晦涩难懂的人生哲理。这部电影不是一部商业片,而是一部对人有重大启示的励志片。孙悟空历经苦难,没有收获爱情也没有留下石心,天蓬元帅的心上人阿月被贬下凡却忘了他,好不容易找到阿月,阿月却又在很短的时间被天尊杀死。

阿紫是天尊女儿,却被自己无情的母亲亲手杀死。杨戬喜欢阿紫多年也未能如愿,最后成为无情无我的天神,又迷途知返,助孙悟空杀了天尊。从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什么?以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看到了人生的不如意,以及人生那些看似难以反抗的大山。在孙悟空的价值观当中,他秉承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信仰,从来不畏困难,不惧强敌。

近期有专家呼吁叫停“停车让行”,大家怎么看?

在我们国家,停车让行,还是很有存在的必要的。其存在的意义,不在于表面或形式上的谁让了谁,而在于人行斑马线上车让人,代表的是一种社会文明和进步。因此,不但不应取消,反而应该加强。其实,在不少欧美国家,人家并不一定有“停车让行”的交通规定,司机们也不用担心违规处罚,但绝大多数司机开车行经人行斑马线时,还是都会习惯性地提前减速,有人过线则主动停车等待,无人过线则驱车缓慢经过。

不少司机甚至不管是否有人过斑马线,先一律减速停车,然后左右观察,确认无人过线后再起动车辆前行。这的确是一种非常良好的驾驶习惯。因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俗话说,生命大于天。大家开车的再急、再赶,怎么也不差那一分钟或几十秒。其实,我们国家将“停车让行”列入交规,也仅仅是十年八年前的事。为什么现在有些人甚至是某些专家都呼吁叫停“停车让行”规定?无非就是认为规定阻碍了交通、减缓了车速,以及取证困难、处罚不易,同时很多人不遵守规定等原因。

但我认为,这些都不应该成为取消“停车让行”规定的理由。相反,交通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社会宣传,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科技手段,使“停车让行”这一规定更好地施行起来。就算我们先把社会文明进步放一边,大家也可以上网查查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毫不夸张地说,比绝大多数疾病引起的死亡人数都要多。想想看,那不是病人,都是一条条活蹦乱跳的生命哪!你开车赶时间忙生计,差的只是三两分钟,可别人过人行道,丟掉的却是永远的生命。

你,难道就不该停车让一让?!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阿弥陀佛!各位司机大佬们,大家还是别听专家的,都自觉让让吧。话说回来,中国是文明古国,国人们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国民素质,路人行径人行斑马线过道时,先看清过往车辆,然后礼貌挥手,示意自己要过线。人家停车让行后,你就赶快加速通过,不要大摇大摆、不紧不慢、旁若无人地走,因为路不是你自家的,后面还好多车排队停着等你过去呢!停车让行,礼让行人,社会好风尚,文明你我他。

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其中的浮屠是啥?

这句话常常出现在文学和影视作品中,人们对它称得上是耳熟能详,可是要问这“浮屠”二字究竟是何意,恐怕很多人还是说不明白。下面有书君就从浮屠这两个字的来源开始说起。一、浮屠源自印度佛教用语,有两种解释浮屠(fú tú)不是汉语中的原生词,妥妥的是从佛教发源地印度原汁原味引进的,是根据相应词汇音译而来。巧的是有两个印度梵语词汇的音译都是浮屠,而且还都和佛教息息相关,分别是什么呢?1. 指佛祖释迦牟尼梵语buddha是佛界大BOSS释迦牟尼的专用名词,之后也用来指拥有大智慧的觉悟真理者,音译成汉语就是浮屠。

一说到屠这个字,脑海里是不是容易飘过屠杀和屠宰这些血腥味极重的词汇?人们倾向于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就逐渐用读音相近的佛陀来代替浮屠。2. 指的是佛塔梵语中佛塔一词是buddhastupa,它的前半部分和佛陀的梵语一模一样,所以音译成汉语后,为了用起来方便就简称浮屠。由此可见,浮屠既可以表示佛陀,也可以表示佛塔,原来是有这样的机缘巧合在里面。

二、七级浮屠又该如何理解呢?既然浮屠有佛陀和佛塔两种释义,那么七级浮屠也有相应的两种解释。1. 百尺来高的佛像佛家认为七级就像百尺来高的佛像那么高,所以七级浮屠也可以看作是一座巨大无比的佛像。比如名气走出国门的灵山大佛、天坛大佛和乐山大佛等,人站在跟前和蚂蚁站在大象旁边没什么两样。当然这种说法一般人觉得有点陌生,因为级字表示给建筑物分层,限制了人们想象,很难让人把它往佛陀上联系。

2. 七层高的佛塔塔这种建筑样式不是中国特有的,是汉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引进,一并从印度引进的建筑风格。塔最开始其实是一座精美的坟墓,但不是一般去世的人有资格享用的,而是用来安放和祭拜得道高僧的舍利子的。后来塔也用做安放佛像和保存经书,是佛家的图书馆。塔最原始的样子自然是在印度,外观看上去更接近坟墓,塔身是个巨大的半球,上面有风格各异的塔尖,下面是方形的台面。

任何文化流传到异域,在受到当地文化接纳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和同化,佛塔也是如此。我国古代的先辈们把中国传统建筑中亭台楼阁的精美元素,逐渐融入到塔的建造当中,这才有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美轮美奂的佛塔。如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陕西大雁塔和山西应县木塔等,一看就是我们中国的建筑风格,细腻华美又不失庄重。

塔是庄严肃穆和祥和安宁的象征,所以深受人们喜爱。七级浮屠就是七层高的佛塔,人们习惯称之为七层宝塔,而且这种说法更接近字面意思,所以老百姓更为认同。三、这句话的意思和适用场景从以上分析可得出这句话的意思是:把一个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所积的功德,可以和建造一座七层高的佛塔,或者雕刻一座百尺来高的佛像相提并论。

这句话人们一般是规劝他人发善心持善念,或者是像别人求助时说的。世人都怕遭天谴,搬出佛祖和佛塔来说事,经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无论是修建七层高的佛塔,还是落成百尺来高的佛像,这都是莫大的功德,但都比不上在危难时救助他人的功德来的有意义。老百姓是最朴实的,这句话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就因为它以人为本,把人命看的比供奉佛陀佛塔还重,这也是在彰显人性的慈悲心怀。


文章TAG:欢欢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浮屠  暗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