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1933年2月,荒川五郎、栗厚彦三郎等在东京下议院向政府提出复兴日本刀剑的建议案,以提倡日本精神及固有文化,获得一致通过。一个月后,侵占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以第6、第8师团和混成第14、第33旅团等部8万余众,分别向中国长城发动进攻,长城抗战爆发。3月11日中国军队第29军第37师大刀队在赵登禹旅长的率领下,乘雪夜迂回至喜峰口日军侧后,摧毁敌炮兵阵地,歼敌服部炮兵大佐(上校)以下步、骑、炮兵3000余人,当时的日本报纸说:“自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以外,而遭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日军在此战中发现西洋指挥刀除了好看之外,在白刃战中同中国大刀一碰即断,根本不实用。因此,在荒木陆军大臣、柳川陆军次官、山冈军务局长等皇道派头面人物的倡导下,日军遂于1934年废弃华而不实的西洋式指挥刀,军官一律改佩日本式的军刀以谋应对。 粗略来说,二战日本军刀等级从低至高为:95式士官刀(工厂量产机制,配发),98式(94式)将佐刀(98式比94式少了第二挂环,需要自费购买),家传古刀(祖传,一般为古代名家制作)等等。

日本军曹是什么级别军官?指挥多少人?

日本军队编制和别人不一样日本在二战时期的编制跟全世界都不太一样,是独一份,日军的编制是“师团-旅团-联队-大队-中队-小队-分队”,而大部分国家都采取的是“师-旅-团-营-连-排-班”这样的编制,很多人将日军的师团等同于其他国家的师,旅团等同于旅,或者分队等同于班,实际都是错误的,实际上除了名称不一样,在军队人数和构成上也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日军的军衔也比较特别,是由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组成,和大部分国家的军衔差不多,只不过在大佐、中佐、少佐应该是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一级的。要重点说一下少尉以下的军衔已经算不上是军官了。这就要说到军曹了,日军在少尉之下整了个准尉,算是预备军官,其次才是下士官,分别是曹长、军曹、伍长,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已经对日本的军队体系有了一定了解了吧!那就是军曹不是军官,他属于世界军事体系中的士官。那么,一个军曹指挥多少人呢?军曹是一种军衔,军衔就必然和职务挂钩,正常来说师团长可以是中将,旅团长可以是少将,联队长是大佐,骑兵联队长是中佐,大队长是少佐,大尉是中队长,少尉是小队长。(这个不是具体的,在实际当中应该会有差别)准尉一般是中队副或者小队长,曹长一般担任中队副,军曹担任分队长,伍长协助分队副。

日本陆军一个分队人数基本是固定的,也就是13个人,包括1个分队长(军曹)、4名机枪射手,实际是一个战斗小组,包含一个指挥官(应该就是伍长),一个主射手,两名携带弹药的副射手,8名步枪兵。也就是说一个军曹实际指挥不包括自己的12个人日本曹官的晋升很艰难这里面要说的一点就是,别看分队到中队只有一级的差别,实际上从分队长到小队长是十分艰难的晋升,前面说了,小队长是少尉军衔(是军官),这个应该是从军校毕业后直接担任,就像国民党黄埔军校毕业的一般都从准尉干起。

而军曹即使表现再好,也只能晋升到曹长,曹长不是小队长,而是中队副,也就相当于副连长。大家可能会问,副连长难道不比肖队长大吗?实际上日军十分注重管理,一个中队会有一个19人的中队部,除了中队长,还需要一个执行官,以及三个军士,很可能就是来协助小队的。也就是军曹升到曹长后,很可能往往是看着从军校毕业的人从小队长的职务向上晋升,而他们却没有机会。

二战时期日本的曹长是什么军衔,宪兵曹长为何能成为战犯?

感谢狼兄的邀请!日本的曹长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衔?曹长是日本军衔中的一种,日本的军官包括将官、佐官、尉官,准尉是预备军官,除了这些军官之外,还有士官,也就是曹长、军曹、伍长,其中曹长相当于上士,军曹相当于中士,伍长相当于下士,然后就是士兵。日本军事教育发达,在发动战争之前已经培养了大批量的军官,等到开战的时候,日本军人各就其位,军队得以快速膨胀,相对来说,中国尽管建立了保定军校、黄埔军校等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但是迫于国内复杂的环境,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数量还是不足,因此,士兵往往有很多即使没有读过军校也能当上元帅、司令什么的。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百夫长  伍长  武长  什长  军衔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