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科举制度的废除最早是孙中山和康有为的主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延至由咸丰五年(1855)由殿试一甲第三名,点了探花的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刘坤一在联合上变法之疏中再次提出,上疏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学校,停‬科‬举‬,‬奖‬游‬学‬三‬项‬建议,‬清‬廷‬迫‬于‬压力不‬得‬不釆‬纳‬,‬逐步实行。

‬所以问题的‬时间范围应该局‬限于这个时‬段‬,‬而‬不‬能‬扩‬展‬到‬“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換‬言‬之‬,‬可以说‬科‬举‬制度几‬乎存在于整个清‬代‬。‬‬足以改变清朝命运的普通两封信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中,即1885~1894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余下光阴中最好的时期。

国际国内形势比较平稳缓和,清政府难得的取得了一些“外战内行”的好战例,如冯子才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也屡创法军;同时挫败了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的动乱。中日力量的对比中,清朝并不处于下风。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知识分子中间有不少人幻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鸿章能够利用他在朝廷的高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施行新政。

1894年1月底,孙中山先生回到老家翠亨村闭门谢客,历时十多天写出洋洋万言、思想精髓的长文《上李傅相书》。内容主要包括“富国四策”,其中就有兴办学堂、废弃科举考试的主张。这篇文章人托人交到李鸿章手里,史载:“书上后,鸿章虽甚赞许”,由于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日理万机的李中堂无瑕顾及这些缓不济急的事情,仅仅答复说“打完仗了,以后再见吧”!客观的说,这个时候在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中,改良处于主导地位,李鸿章如此草率的决定,使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中展开革命和改良的斗争,及至北平一行,耳闻目睹清政府下的社会,对比海外工业革命发展的迅速,深感传统理学是“仅言孔子修己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的切肤之痛,不过孙中山先生的应对策略是釆取激进的革命斗争方式。

与此同年底,年已36岁的康有为和小一点的梁启超赴北平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在胡同旅店等候发榜的举子们得到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协议的消息后,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尤其是台湾籍举子痛哭流涕,泣血书以明志。宣武门鞑子(现名为达智)桥胡同的一间祠堂里,几百个举人聚会此处,用南腔北调的口音激烈的讨论着什么事情,一个中年男子分开众人,手握管毫,及锋而试,长毫犹如草龙飞舞,惊蛇急窜,一手漂亮北碑风格的行书在宣纸出现:“上今上皇帝书”,然后强提一口真气继续写下去:“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废除科举考试,变通新法……”他们的主张和孙中山先生信中内容极其相似,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取消科‬举考试,罢‬四‬书‬文‬,‬改‬试‬策‬论‬,‬‬兴‬办‬学‬堂‬,‬立京‬师‬大‬学‬堂‬,改‬省‬书‬院‬为‬学‬校‬,‬‬奖励游‬学‬等‬。

‬”康祖诒就是康有为,他代表十八省(全国只有十八行省)举人画押上书都察院。孙中山先生和康有为的上书,如果清政府真的通盘接受,中国历史将会掀开崭新的一页,可惜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残酷镇压了这场变法维新运动,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刘春霖)科举考试仍在继续,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状元一一刘春霖。

史载他是在殿试中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状元的,笃信佛教的慈禧认为他的名字吉祥。当时的第一名是湖南的谭延闿,读卷大臣害怕慈禧因谭姓而联想到被处死的谭嗣同,就把广东的朱汝珍拟为殿试第一名,不料仍然犯了慈禧的大忌,一张马脸犹如瞬间拉长的扯面,多疑的慈禧联想到了大明朱家、“珍”字可能又想起不久前的珍妃,“广东籍”己成为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标志。

而位于第五位刘春霖的名字引起慈禧的好感,“春霖”意为“春风化雨,普降甘霖”的意思,他的籍贯地为河间府肃宁(今沧州肃宁县),而“肃宁”又有“肃靖安宁”之意,牵强附会的各方面似乎都很理想,慈禧太后用狼毫笔写了六个朱笔字:“第一甲第一名”。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考中进士时的排名才仅仅是“名列三甲”,三甲就是“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太有讲究了,作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老职工在1992年前的工龄被社保局“视同缴费年限“是一个道理,心里面总还是有点失落,三甲就是第三名,肯定没有“一甲”硬实,而且三甲是进不了翰林的,曾国藩的这种失落心理,伴随他终生。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鹿鼎记  遭差评  新版  科举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