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根据装定时间在目标前方最佳位置炸开弹体,具有极高的打击效率,所以系统和弹药的造价都比较贵。 中国轮式35毫米自行高炮列装 属世界领先水平,颜值爆表,我们陆军把09式35毫米双联高炮和红旗17履带式地空导弹系统配合使用,编制防空旅、防空营,作为野战机动防空武器,是世界上最牛陆军野战防空武器组合。伊拉克战争,却证明A-10无法被撼动的独特地位无论实施精确打击F-15、F-16,还是能够夺取一树之高优势的武装直升机,均无法有效对付利用地形掩护的地面部队,甚至无法投入使用陆盾2000近程防空系统,是国产最尖端高炮终极杀器,整合装备1门30毫米730机炮,7管射速4200发/分钟,载运穿甲弹、高爆燃烧弹各500发,两个三联装地空导弹发箱,天燕90空空导弹的地空型号,1500-6000米组成强大火力网,弹炮合一。

对直升机、战斗机、无人机、巡航导弹、超音速导弹等目标进行打击。 陆盾 2000型近程防空武器系统虽然先进但造价不便宜,也就是说很难全军装备,有些落后防空炮已退役,剩下服役高炮都是精英,有些旧款但好用,没必让它退役。美国阿帕奇发射导弹,发射十枚才中一个目标,导弹又好看又不实际。无人机进入防空射程,很难跑掉。

为什么一些战斗机不带防空导弹拦截敌方发射的导弹?

现代防空导弹的体量,一般战斗机带不了;现代防空导弹的性能,即使飞机能带也拦截不了体积小、机动性强、过载高的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我们这里默认你题目中所谓“敌方发射的导弹”是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理论上讲,现代战机可以利用自身携带的格斗弹拦截敌方战机发射的空空导弹,但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设备及“运气”,因此在实战中并没什么吸引力,当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式应对敌方导弹。

战机上为何难以使用导弹拦截敌方导弹?曾经一些公司研制过“战机用拦截弹”,但是因为性价比不高、效果不佳都没有正式投入使用。敌方战机射来的导弹,一般速度能达到3-4马赫,能够做大激动变向飞行,国泽高达40-60G,体积和一般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相比又小的多,而以现有技术在拦截过载仅仅几个G、体积大的多的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时,都不敢说实战中有多大作为,要针对空空导弹研发一款拦截弹,其技术难度和工程量可谓得不偿失。

这里说的还是拦截迎面来袭导弹的情况,倘若是拦截尾随导弹则存在更大的困难。现代战机的飞行速度本身就比较快,后向发射拦截弹需要导弹具备更高的加速能力,以快速抵消相对于飞机的负速度,还需能够快速调整姿态,而战斗机携弹的特性,又决定这种拦截弹体积不肯能比中距弹大,强加速和过多姿态调整又得消耗过多的能量,导致射程不足,所以也很难实现。

此外,战斗机如果携带过多这种拦截弹,又将影响其攻击用空空导弹的数量,影响其制空作战的效能,似乎又有些本末倒置了。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战机本身携带的空空导弹去拦截敌方导弹呢?请看下文:利用近程空空导弹拦截敌方战机来袭导弹的可能性事实上,基于理论和演习状态下,利用近距格斗弹拦截来袭中距空空导弹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我国也曾实践过。

当年我空军一场空中演习对抗中,一名飞行员驾驶苏-27战斗机随编队突防,突然雷达告警装置提示其被锁定,且敌方导弹在12点方向接近中,该飞行员打开电子干扰装置进行尝试对抗,在此过程中无意间打开了苏-27战机特有的IRST(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结果IRST自动锁定前方一个空中目标,该目标没有IFF应答(敌我识别),由此可以判断该目标为敌方单位,于是该飞行员立即发射一枚R-73格斗弹,前方不到3秒钟就发生爆炸,飞行员迅速拉大过载躲避,时候通过查询飞行轨迹记录发现击落的是一枚对抗方战机发射的一枚R-27ER中距空空导弹。

那么我就这个演习过程出现的“战例”,来分析一下利用空空导弹拦击空空导弹的特殊性:1、就是这个IRST系统(红外搜索和跟踪装置),这个装置在苏系战机上很常见,就是机头座舱前方那个“圆圆的黑球”(如下图),苏-27上装备的IRST系统就是上图所示的OEPS-27光电雷达,主要用于对空热点目标探测,苏-35上也装备了类似的系统OLS,据称对空空导弹的探测距离达到50公里以上。

当然由于安装位置的关系,这套IRST系统只能探测正前方165°扇形区域和-15°-60°俯仰界限以内的目标,下视能力有限,完全无法探测后方目标,所以来袭导弹得是正面才行。2、来袭的导弹R-27ER中距弹是一种增程型惯导 半主动制导导弹,在其射程的前40公里内是发动机工作状态,此时其红外特征极为明显,你的IRST要在这个时候搜索到该目标才可以,若是等到起发动机关闭以后才打开IRST,则很难探测到且时间上也来不及了,因为不到3秒后导弹就到达你身边了。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口袋  高级  飞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