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支持下,英属东印度公司获得对东方贸易的特许权。到了18世纪,英属东印度公司成为集政治、经济、军事于一身的庞大殖民机构。英国逐渐实现“日不落帝国”的梦想,版图扩大到了顶峰。这个时候的英国已经羽翼丰满,开始不把大清朝放在眼里了!事实上,英国当局也急于打开中国贸易市场,急需中国开放更多的港口来满足他们的贸易需求。

为接近江浙的丝绸和茶叶产区,1755年,一向只在广州靠岸的英属东印度公司,派人乘船驶抵康熙年间曾一度开放的宁波口岸。英船忽然闯入宁波要地,引起了乾隆乃至整个大清朝廷的震动。为了阻止英船北上,乾隆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加重宁波关税,以达到不禁自禁的目的。然而,这一策略并未奏效。反观宁波,海面辽阔,外国洋船扬帆即可直达腹地。

粤海关有如此突出的有利地位,清政府高层的取舍就不言而喻了。那么,英国又将如何应对呢?显然,英属东印度公司并不甘心。1759年,他们派“中国通”洪任辉向乾隆皇帝控告粤海关贪污和广州洋行垄断贸易,企图借此逼迫清政府开放其他口岸。最终,清政府裁定:粤海关监督李永标撤职,洪任辉则被遣送澳门监禁3年。对双方各打50大板的结果,使英国公司的目的化为泡影。

鸦片战争的第一炮事实上,在1839年中英冲突爆发之前,双方之间早就存在了敌对情绪和行为,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很难弄得一清二楚。英国商人想沿着中国东部海岸合法、自由地卖掉他们的货物。英国人想拥有对自己臣民的治外法权,而清政府想对在其国土上发生的一切犯罪行为维持审判权。简而言之,英国人希望得到他们在中国想得到的一切,而清政府当然是不会同意。

在这个过程中,这种利益的冲突被英国商人中的主战派越来越嚣张了。1836年,马地臣这样描述中国人:“这个好斗的、虚荣的民族一直自鸣得意地把地球上的其他所有居民都看作是:野蛮人。”随着与清政府的关系日趋紧张,英国商人在冲突中为占据战略制高点的努力,也在加紧进行。为什么不是1755年而是1840年,仅仅是英国人心血来潮才发动鸦片战争的吗?我前面说了那么多,就是想说英国人很早就有一个全球战略,这个战略跟成吉思汗的1200-1240年的全球战略计划几乎一模一样。

咱们看1800-1840年,英国人一直在征服大清朝之外的世界。随后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打了四年,英国人最后打赢了,从此大清朝开始成为英国的“半殖民地”。他们可以在这里做买卖了!英国人认为加了茶叶的热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17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前,英国仅有北美、西印度殖民地及部分对印度和远东的贸易。

而在此后的100多年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而且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几乎占领了大清朝之外的所有地盘,它真正成为了一个日不落帝国。这个时候,他们认为可以征服大清朝了!天朝体系的崩溃:广东十三行的解散《南京条约》不仅让大清帝国失去了香港和2100万银圆,更失去了在全球市场中的支配地位。

在中国茶主宰全球市场近千年之后,印度茶后来居上,成为维持和建设日不落帝国的支柱产业。阿萨姆公司胜利了,广东十三行瓦解了,中国正在走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在这个危机四伏的新时代中,失去了原有贸易优势的末代广东十三行商人显得无足轻重了!总而言之,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与成吉思汗的大蒙古国有些类似,因此,这个世界曾经有很多人把英国女王比作成吉思汗,事实上除了表面上的一些差异之外,日不落帝国跟蒙古帝国是有一些相似的,特别是从全球战略来看,更加相似!一起探讨日不落帝国和大蒙古国的全球战略,欢迎关注我!。

二战后,负责德国投降签字的凯特尔,进场时为何要高举权杖?

哨兵小虎第661条回答。小虎首先向大家介绍下凯特尔元帅和德国元帅权杖相关知识。一、凯特尔其人其实事。威廉·鲍德温·约翰·古斯塔夫·凯特尔是二战时德军统帅部的总参谋长,德国投降时,希特勒自杀,邓尼茨接任帝国元首,受邓尼茨的委派,凯特尔作为时任德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在投降书上签字!二、德国元帅权杖。德国元帅权杖分为元帅杖(正式)和元帅略杖。

1.元帅杖德国元帅权杖是纳粹第三帝国海,陆,空三军统帅的最高等级奖赏,授予有卓越贡献的德国元帅。分为陆、海、空、帝国元帅四种样式。①陆军元帅杖(红色):共授予19支②海军元帅杖(深蓝色):共授予6支③空军元帅杖(天蓝色):共授予2支④帝国元帅杖(白色):仅授予戈林1人,因为戈林和希特勒的关系最近,并被指定为接班人,所以其元帅杖为白色,独具一格!【戈林手持白色帝国元帅杖(左一)和凯特尔手持红色陆军元帅杖(左二)↑↑↑】2.元帅略杖。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神曲  洗脑  权杖  全网  我爱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