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演义里,诸葛亮确实让孟获以及其手下臣服于蜀国,但是这毕竟是演义,真实的情况却未必如此。南中地区以蛮族为主,大小部落交错,各种势力交织,是一块众所周知的难啃的骨头,而当年的蜀国,实力上不允许诸葛亮武力征服,迫不得已,才采用了“攻心为上”的策略,这背后并不仅仅是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更是蜀国缺乏硬实力的表现。

正因为如此,南中地区在孟获臣服蜀国后,却没有真正的归降蜀国,相反,各地仍有不少叛乱发生,以至于诸葛亮二次南征平叛。所以,并未真正臣服蜀国的南中地区,对于蜀国的灭亡,完全是站在事不关己的角度来对待,甚至还有部分部落是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这种情况下,指望他们来救,显然是不可能的。还有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孟获并非演义中所谓的南中蛮王。

除了演义中,在其他的很多史料里面,对孟获本人提及较少,能够找到孟获生平介绍的,大概有如东晋时代《汉晋春秋》中略有提及。而这些史料中,没有一处说明孟获是少数民族出身,只是提到了他是出身于南中豪强,参与了南中的叛乱,再结合史上南中地区叛乱是有汉人主导的,所以孟获有大概率可能也是一个汉人。而孟获出身于南中豪强,在当地各方势力中都吃得开,无论是汉人,还是少数民族,孟获在其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因此,在叛乱发生后,孟获迅速组织了一支队伍,并通过不断吞并其他叛乱势力,逐渐壮大成当地最大的一只叛乱队伍。

所以,诸葛亮才会拿孟获开刀,其一也是杀鸡儆猴,把最大势力的孟获先拿下,其他小的势力也会掂量掂量;其二呢,就是孟获毕竟也是汉人,相对于南蛮来讲,更好的沟通,也能够审时度势。但是,这就造成了,孟获虽降,但不代表南中投降,他是最大的势力不错,但是代表南中还不行,即便是不考虑年龄因素,假设蜀国灭亡时,孟获还健在,但是孟获根本不可能号令南中地区的势力去救援蜀国,人家又不是你的手下,没必要去卖命,更可况,和蜀国还不对付,因此,在蜀国灭亡时,其他势力完全没有必要去救援蜀国。

南中地区,蜀国前后经营了几十年,但是并没有完全归化,即便是在诸葛亮在世时,南中地区的叛乱时有发生,虽然在前期,蜀国依靠军事实力将蛮族压制的无法动弹,但是压制和归化臣服是两回事,压制越久,就会反弹的越厉害。事实上,这种情况诸葛亮不是不知道,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方法,即便是在南中设置了越嶲太守一职,但是效果作用并不大,南蛮人照样该反就反。

这种打打停停的日子一直维持到公元253年,此时诸葛亮已经去世,姜维上位,蜀国的战略方向,在姜维的调控下,逐渐向北方转移,对于那个从未被真正降服的南中,治理和管控也就逐渐停止。于是,解除压制后的南中,更加的肆无忌惮,时不时的侵扰蜀国边境,虽说没讨到什么便宜,但是也令蜀国不胜其烦。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大军压境前,南中的势力心中都打着小算盘,盘算着蜀国灭亡后,自己能够抢到哪一块区域,至于出兵勤王,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曾经在亡国前,有人向刘禅建议暂前往南中,以避魏军锋芒,但很快就被否决了。谋士谯周就说:去那鬼地方?诸葛丞相在的时候,南蛮尚且屡次反叛,现在我们走投无路去投靠,简直就是自寻死路!所以,在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城下时,无计可施的刘禅只得开门投降,而南中地区,也就不可能会有一兵一卒前来救援已经是日暮西山的蜀国了!。

诸葛亮为了擒孟获,死了好多人,自己还折损了阳寿,为何要七擒孟获?为何要活捉?

诸葛亮七擒孟获是真有其事吗

感谢山瓜观影的诚挚邀请。随着蜀汉先主刘备在伐吴的途中失利,最终逝世于白帝城。南方的孟获,追随益州郡的雍闿前后几次开始反蜀汉,并不断的煽动当时的夷人加入其中,对蜀汉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在建兴三年(公元225年)的3月,一切准备妥当的诸葛亮,亲自率军南下。诸葛亮最终七擒孟获,使得孟获归心。原因如下。其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刘备自从入主益州后,那益州所管辖的土地就应当是刘备的土地,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们,自然也就归属刘备了。孟获他们所在的南方,自然就在蜀汉的管辖范围之内。虽然孟获当时是彝族人,但是在益州这个各民族混合居住的地区,对于这些民族的区分在某种程度上却不受影响。另外,更重要的是,蜀汉的立国之基是“人和”,刘备及其所在的集团就是靠着“人和”这个因素才能在益州站稳跟脚。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神孟获  亲测  界孟获  体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