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火烧连营后,吴国战胜了蜀国,吴国的损耗也是几十年都恢复不了的。在刘备听说自己兄弟关羽父子被害的消息后,突然就哭晕在地上。火烧连营后,蜀国国力损失大半,百年难复。直到五胡乱华时,在益州力撑危局的罗尚,也就算个三流吧,居然是蜀汉的官二代——罗宪的侄子!蜀汉前期之所以那么多名将,足以和曹魏相抗,那是因为开国皇帝刘备在四方征战中,招揽了大批各地英豪,关羽是并州人,张飞是幽州人,赵云是冀州人,马超是凉州人,黄忠和魏延是荆州人,陈到是豫州人。

蜀汉是不是蔑称?为什么

蜀汉是不是蔑称为什么

蜀汉是不是蔑称?为什么?答:蜀汉不是蔑称。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操,刘备得以占据荆州有了立足之地。后刘备在庞统辅佐下,进取益州(西川),落凤坡庞统被蜀将张任射死。诸葛亮领刘备令留关羽守荆州,与张飞兵分两路入蜀协助,刘备最终取成都灭刘璋。后经巴西、汉中二战刘备巩固益州之地,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意为高祖刘邦之延续)。

蜀国在什么时候就已经注定要被灭亡了?

蜀国在什么时候就已经注定要被灭亡了

谢谢邀请。阿呆认为:战略支撑点被破坏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蜀国的灭亡。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制定了战略目标和实施方案。正是按照这个战略步骤,刘备才从一个刘表手下寄居新野的丧家之犬,到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横跨三州的后起之秀。并称汉中王,达到了巅峰。这一切,都是按照战略步骤走的。整个战略有一个关键的支撑点:外结好孙权。

这是个重要支撑,正是这个联盟的存在,才有了占荆州、取西川、夺汉中的胜利,正是这个支撑,才使刘备能真正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公元219年七月,也就是曹操汉中撤兵的同时,关羽发起樊城之战,主动进攻曹仁。这个战争也无可厚非,曹操汉中兵败,士气低落,蜀军刚好士气大振,打一仗也是对曹操的打击。但是,关羽在这场战争中,犯了个致命的错误。

在关羽看来,这是件小事,正是这件小事,注定了成了蜀国的灭亡。关羽打了个大胜仗,水淹七军,斩庞德,降于禁,威震华夏,风光无限。关羽太骄傲了,居然派手下士兵去取了“湘关米”。什么意思呢?关羽以围困樊城缺粮为由,去把孙权的湘关地区的谷子给割了。说白了。关羽抢了孙权的军粮。打人不打脸。原本是兄弟,尽管有矛盾,但由于要共同对抗曹操,孙权一直忍着关羽。

不还荆州三郡,孙权忍了。不结儿女亲家,骂“虎女焉能嫁犬女”的侮辱,孙权也忍了。但是,抢人家的军粮,这是大忌,是军事挑衅,是用鞋底子扇孙权的脸。孙权再也忍不下去了。孙刘联盟破裂了。这个战略的支撑点没了,引起了一系列的后果:荆州被偷袭、败走麦城关羽身亡、张飞为报仇身亡、刘备发起夷陵战争大败、身亡白帝城……从此蜀国从巅峰,走向苟延残喘的艰难求生的境地。

火烧连营之后对吴蜀两国的影响是什么?

火烧连营之后对吴蜀两国的影响是什么

火烧连营之后,对吴蜀两国的影响就是,吴蜀已经事实上退出了统一天下的竞争者行列,被人所灭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火烧连营前夕,吴蜀恶战,导致吴国实力损耗巨大。若不是火烧连营的计谋得逞,吴国几乎是无力回天了。即便是火烧连营后,吴国战胜了蜀国,吴国的损耗也是几十年都恢复不了的。北望中原已是转头成空了,因而吴主孙权,终日与酒为伴,醉生梦死。

因为此时的东吴,也就是在混吃等死。火烧连营后,蜀国国力损失大半,百年难复。蜀国已不存在一统天下的可能性了,诸葛武侯对此也心知肚明。诸葛武侯北伐:一是以攻代守,打乱魏国的军事节奏,让魏国被动应战,阻止魏国主动伐蜀。二是以发动对外战争,来压制蜀国内部分歧。三是诸葛武侯想赌一把。一旦魏国内乱,说不定蜀国能获得统一中原的机会。

三国演义中蜀国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公元263年,魏国权臣司马昭下令伐灭蜀国,当时许多人并不看好这次南征。然而,三个月之后,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之时,成都的城门轰然洞开,蜀主刘禅白衣归降,昭烈帝刘备苦心建立的蜀汉,只传二世而亡,而此时,离诸葛丞相去世也不过仅仅三十年而已。许多人不禁感慨、疑问,蜀国为何灭亡得如此猝然呢?后世不少人曾认为,蜀国的灭亡是整体国家实力差距过大所致。

从魏国强大,蜀国孱弱的角度出发,魏国治理得当,人才济济,蒸蒸日上;蜀国昏庸黑暗,人才凋零,江河日下,认为魏灭蜀属于以强凌弱,自然手到擒来。整体实力差距太大,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当时的蜀国确实已经穷困得不行,不只是穷,而且乱;我们且看看蜀国当时是个什么状况:当时,诸葛亮先前苦心维系的吴蜀联盟仍然存在,吴蜀之间经常互相派遣使节。

时值公元261年,吴国使臣薛珝再次出使蜀国,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薛珝只能先从建康坐船到江陵,然后临到三峡后估计只得舍弃舟船,乘马车慢悠悠的横跨西南山区,最后到达成都。这一路走走停停,时间较长,因此也得以看到了蜀国的国内农业和经济情况。然后,进入蜀汉朝廷后,大宴席小宴席,大朝会小朝会,也跟蜀汉的官员们沟通了数次;归来之后,他跟吴国皇帝据实汇报了自己看到的恶劣情形,大意就是这个同盟国不大行,已经靠不住了。

《汉晋春秋》曾记载:孙休时,珝为五官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这条记载,里面有两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先说经其野民有菜色。但凡大家都知道,仅仅穷,绝不至于亡国。

战国末年,秦灭赵之战的情形便可以借鉴,当时,秦国连年攻赵,赵国不断败军丧地,大面积闹饥荒,而且还发生了大地震,可以说是乱的一塌糊涂。但是赵军在良将李牧带领下,先是打赢了宜安之战,后面在兵力如此短缺情况下,硬是扛住了王翦带领的虎狼之师;赵国得以苟延残喘。注意,赵王迁可是实打实的昏君,相比之下,刘禅比他至少还强点,至少没有把姜维的兵权剥夺,然后赐死,或者大家说,姜维不能和李牧相比。

我们且这样说,钟会十几万大军毕竟还是被挡在剑阁,姜维至少防御成功,自身没有犯下明显的失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赵王迁加李牧的君臣组合,在赵国那么个乱差的环境下,还是撑住了。那么刘禅加姜维,蜀国亡国之时,国家稳定数十年,府库还算略有存储,怎么就失败了呢?可见经济不是决定因素,因为再怎么说,蜀国不是因为扛不住,被攻打了三年或十三年最后被拖垮,从开打到灭亡仅只有三个月而已。

经济关系不大,那么蜀国这么快被灭,到底是啥问题呢?咱们接着看,入其朝不闻正言。统治者昏庸无能听信谗言,这个问题对于蜀国灭亡干系大不大呢。非常大,蜀汉的实际军事统帅姜维居然因为避祸而屯田沓中,造成魏国进攻之时非常差的军事布阵,防守非常被动,这是兵家大忌;再拿这个秦灭赵战争这个例子,赵王迁有个奸臣郭开,十足的小人,赵国可以说就是亡于他手。

秦灭赵之战时,赵国以李牧为将支撑了相当一段时间,一直打到秦国无奈,不得已用反间计,赵王迁听信了郭开谗言,李牧被拿下并杀死,以赵葱颜聚统军,而后赵国几个月后就灭亡了。但是,说起来刘禅并没有把姜维拿掉,从战争的实际进程来看,姜维实际可以凭借威望和大将军的兵符自由调动


文章TAG:1234  蜀国  珠海  大山  战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