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凭借孙策留下来的基业成事的孙权,和孙策相比就更等而下之了。正是对孙权的轻视,曹操才把江东视为囊中之物。他在孙权攻打黄祖获胜的时候,就派出兵力进入淮南,牵制孙权的发展。孙权也因此放缓了对荆州的争夺,把兵力撤回江东自保。曹操因此得以轻易夺取荆州,孙权则鞭长莫及,无法对荆州施展自己的影响。在夺取荆州后,曹操志得意满,企图一举解决东南的问题。

他企图顺流而下,攻打江夏的手下败将刘备。至于说江东的孙权,曹操则给他去了一封信,企图依靠自己的军事压力,迫使孙权投降自己,一同夹击刘备。当时孙权的手下,以老臣张昭为首的大批部下都要求迎降曹操。可是出乎曹操意料之外的是,孙权不顾内外交困的形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联刘抗曹的道路。他派周瑜为联军统帅,一举在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即便是这样,曹操依然还是嘴硬。他写信给孙权,不承认赤壁之战的失败,说赤壁之战说自己烧掉船只撤退,让周瑜得此虚名。曹操不承认周瑜的胜利,自然也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轻视孙权,对局势产生了错判。不过孙权并没有因此就给曹操留什么情面。赤壁之战后,东吴控制了江夏和南郡,将长江防线联为一体。孙权将上游交给周瑜,自己则在淮南发动攻势,一心想要打开北上的道路。

在这段时间里,曹操最强硬、最难缠的对手就是孙权。在和孙权的多次交手中,曹操体会到了孙权的厉害。他和孙权在淮南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谁都无法彻底打败对手。曹操自此改变了对孙权的看法,把他作为可以和自己匹敌的对手。而那句著名的感叹,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发出的。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孙权领兵抵御,双方在濡须口相持月余。

在交锋中,孙权凭借自己优势的水军,挫败了曹军的攻势。曹操看到孙权军队舟船器杖军伍整肃,不由得发出感叹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如豚犬耳!”随后曹操和孙权互相通信,然后撤军。曹操也因此把对待孙权的策略,由单纯的武力威压转换为又打又拉的策略,也就是变相承认了孙权的能力。二、曹操对孙权的感叹是对他能力的肯定。

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乍看似乎带有调侃的意味。因为夸奖对手,却把对手看成自己的儿子,这其实不是一种平等地位上的对话。不过我们如果对比一下双方的年纪辈分,就能够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如果按照年纪和辈分来说,曹操确实是孙权的父辈。孙权的父亲孙坚是当年讨董联军的先锋,而这次讨伐董卓的行动发起人,正是曹操。曹操和孙坚并肩作战,打进了洛阳,赶走董卓,他们是一对不折不扣的战友。

如果从年岁来算,曹操和孙坚的年纪也相差不大,属于同一代人。因此,曹操在对待孙策和孙权的时候,采取的是一种长辈的姿态,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并不是对孙权的调侃,而是一种欣赏的心态。在曹操的军事生涯里,在很多战斗中历尽艰辛,但一般总是能够叠挫强敌,获得成功。但是,在北方无往不利的曹操,却在长江之滨停住了脚步。

而让他不能突破长江,统一南北的敌手正是孙权。曹操本来没有把子侄辈的孙权放在眼里,当尝到了孙权的厉害才清醒过来。与孙权的顽强抵抗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荆州的统治者刘琮的投降。刘琮是刘表定下的继承人,为了让他能够顺利统治荆州,刘表也是下了一番功夫。他将长子刘琦安排在边境的江夏,让刘备率军在北部抵抗曹操。而刘琦的母亲一族又和当地的世家大族联成一气,掌握着荆州的军政大权。

可以说,刘表为刘琮做到了可以做到的一切,刘琮只管按照刘表的安排去做就行了。可是刘表刚死,尸骨未寒的时候,一切就都发生了变化。曹操率军南下,发动了对荆州的进攻。这一次进攻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因为曹操的水军并没有训练完成,这一次进攻是按照荀彧的建议,采取奇袭的方式进行的进攻。这注定曹操的这场进攻只是一种试探性的攻击,是准备为下一步发动攻势做准备的。

可是就在刘备和他的部下在樊城准备迎击曹操的时候,刘琮竟然主动向曹操投降了。这是因为刘琮没有权威,也顶不住手下人的压力,只得向曹操拱手投降。这使得曹操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同时也让曹操对刘琮的能力感到十分鄙夷。孙权在赤壁之战前,也同样面临着刘琮一样的情况。外有曹军压境,内有张昭重臣逼迫。但是孙权顶住了这些压力,他果断地用佩刀砍断书案,说敢要求迎降曹操的如同此案。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卡包  率土之滨  曹丕  武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