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让人们对三国时代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辐射到三国二十四名将(含关羽):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一个随拍三国的外国人说,这些人是在用生命将名著搬上荧屏,送进千家万户。与此同时,罗贯中又以其惊人的天赋,将兵书战策,三十六计等,真实地融入了当时的三国纷争中。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

胡适之在《三国志演义·序》中说的一句话非常精辟,“《三国志演义》不是一个人做的,乃是五百年的演义家的共同作品”。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经历了一个长期流传的过程。比较重要的版本有元代《三国志平话》、明代《三国志通俗演义》(即一般说的罗贯中《三国演义》)以及清代毛宗岗批评本《三国演义》。今天的《三国演义》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直接摘录和翻译史书,一部分是经过史书进行的改变,一部分是对民间口头创作进行的整理加工。

其中一大部分是民间口头创作的成分,所以,尽管其距离真实的历史有一段距离,但是它却表达了大众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情趣,可以说是古代人民的集体结晶了,可以作为民间思想史考察。但也正因如此,《三国演义》会出现一些矛盾之处。尽管罗贯中等小说家将不同故事编在一起的时候,有意识使其成为一个统一体,但是也有一定粗疏之处。

我们会觉得,为什么前期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不能预防大意失荆州和夷陵之战呢?为什么最后不能打败魏国呢?实际上所谓前期的“料事如神”,比如博望坡之战、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等都是摘自民间创作。所以难免有头重脚轻之感,这也是《三国演义》魅力后期不如前面的原因。当然,《三国演义》能成为名著还是瑕不掩瑜的。小说家在整理加工资料的时候,也有意识用自己的文笔加强了故事的紧密型、作品的文学性和逻辑的合理性。

新版《三国》怎么样?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

新三国给我最不好的感觉,就是导演不好好按照三国演义来拍摄,也不按照三国志来拍摄,却总爱加上自己的理解来拍摄,偏偏理解得又很幼稚。比如庞统中箭身亡是庞统故意求死好给刘备窃四川找借口,那么问题来了,庞统干嘛非要自己骑的卢马过去,他让随便哪个人骑马过去不行吗,只要刘章先攻击刘备的军队借口不就是有了吗?非要自己去死?而且庞统都看见埋伏的士兵了为毛军队这么多军人都看不见?难道庞统开了鹰眼?而且庞统为了让刘章动手,让手下给张松送秘信,然后让手下故意送错到隔壁张松他哥手里,然后忠心的手下被抓,刘备在四川最大的内应张松被杀,最后带着刘备的部队和坐骑钻进刘章的埋伏,刘备表示我真是日了狗了,说真的,四打六能赢,功劳真心不能归功于送逼,刘备还特么感动呢,得亏刘备不知道真相,如果知道真相估计得把庞统给鞭尸了。

陈宫一口一个的叫吕布不成熟的孩子,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又比如鲁肃故意被关羽挟持好让关羽逃脱,那为毛开始又设下鸿门宴?这不是搞得关系更僵?而且关羽居然是自杀的!!!你特么改改貂残这种不是太重要人物的结局就算了,关羽啊,到处都有他庙子的关羽啊,你特么还乱改结局,我疯了。曹操为什么总是在撒尿?特别是和司马懿谈事情的时候就憋不住尿,是曹操前列腺发炎还是司马懿长的催尿?而且上完厕所永远不洗手!!!还有张合中埋伏,新版改成司马懿其实是知道这是诸葛亮的计策,别的将军问他知道为啥还要派张合去,司马懿的解释是要让其他地方的守将知道他们被包围了朝廷会派军队救他们,这样他们被包围的时候才会坚持抵抗。

。。我。。。说实在的,我真是信了你的邪,正常情况难道不是各地知道朝廷的援军被全歼,会立马士气跌落才对啊,历史上从来没见过朝廷援军被全歼会让被包围的守军坚持抵抗的,其次您要真活在你的世界里,你就不能派一个不怎么重要的将领去救援吗?好吧,你说非张合不可,那你为啥还要说出来?你知道你身边的心腹将领心理阴影有多大吗?唉。

怎样读懂《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杨仪  三国演义  三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