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入侵势力进入渭河平原主要是经过泾河的上游,即贺兰山地区,出发到今宁夏固原县的萧关,从萧关出发,又有两条通道:第一,从萧关跨越清水河河谷,向东由泾河谷地到达关中平原北部的长武、彬县一带,比如西周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关中,来自西北的敌人玁狁(也被称为犬戎),最常走的,就是这条萧关道,因此长武、彬县一带也成为西周王朝的重要军事驻扎地。

什么古代人攻打关中都走函谷关?

为什么古代人攻打关中都走函谷关

先讲结论,这个问题便是一个伪命题,古代攻打关中,并非只走函谷关这一条通道。潼关、函谷关的重要性,其他回答已经指出,兹不赘言。关隘和军事通道密不可分,因此我主要讲讲其他几条进攻关中的军事通道及相应的关隘。首先,攻打关中的敌人并非只来自东方,还有南和北方。先说北方,关中平原的北部,是一系列山地,衡山山脉横亘于鄂尔多斯草原以南,关中北部山地以北,黄龙山山脉和子午岭则并列于东西,三者构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地形状况,这个马蹄形向南开口,而开口处,正是关中平原的北部——长武、彬县一带,这一带也是关中平原北部的门户地区,古代北方势力入侵关中平原,也多是取道于这一带。

西北的入侵势力进入渭河平原主要是经过泾河的上游,即贺兰山地区,出发到今宁夏固原县的萧关,从萧关出发,又有两条通道:第一,从萧关跨越清水河河谷,向东由泾河谷地到达关中平原北部的长武、彬县一带,比如西周时期,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关中,来自西北的敌人玁狁(也被称为犬戎),最常走的,就是这条萧关道,因此长武、彬县一带也成为西周王朝的重要军事驻扎地。

第二,是穿越清水河河谷,顺六盘山东麓一路南下,到达千河上游的陇县,再进入今天的凤翔地区,这条路被称为回中道。西汉匈奴南侵,就曾经由回中道到达了凤翔地区。唐代吐蕃也曾由回中道进犯长安。当然,也有不从萧关出发的。陕西西北部的延安,古代称为高庐,历来是交通枢纽,因此北方的势力也会从延安出发,顺着洛河南下,这条道路被称为延州道,比如突厥人和蒙古人就曾沿着延州道南侵,但是由于这条道路路途艰险而漫长,军事供给困难,也容易遭到埋伏,因此北方的势力还是多借助萧关道和回中道南下。

那么对这两条通道的防守,也主要集中在关中平原北部的长武、彬县一带和关中平原西部的陇县、千阳一带。在这两个地区,历代设立了大量的关隘。在长武、彬县一带,有冉店关、穆陵关,其东北的旬邑附近还有石门关和雕岭关。在陇县附近,则有陇关、安夷关、安戎关、咸宜关、白岩关、箭括关等等。同时,这两条要道的共同出发地——萧关也非常重要,不过由于萧关距关中平原太远,常常被北方势力所掌控。

其次,南方的入侵势力,可以经由秦岭的各个谷地进入渭河平原,由此也形成了一些军事通道,最主要的有陈仓道(经散谷)、褒斜道(经斜谷)、傥骆道(经骆谷)、子午道(经子午谷)和武关道(经蓝田谷),对这些通道的防御,也形成了许多关隘,比如防御陈仓道的散关、仙人关,褒斜道的斜峪关、鸡头关,傥骆道的骆谷关、华阳关,子午道的子午关、腰岭关,武关道的武关和峣关等等。

这些通道和关隘,在历史上都很有名,来自南方的势力,可由汉中或南阳盆地,经这些通道攻打关中。比如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是指陈仓道。西周昭王南征、战国秦楚相争,常常走武关道;在灭秦战争中,刘邦攻打关中,也是走武关道进入关中平原(不过刘邦走武关道,主要是因为函谷关打不下来,侧面反映了函谷关的险要)。

至于东边的敌人,也并非只有函谷关和潼关可守。位于汾河谷地的晋国(后来的魏国),可直接越过黄河向西进攻秦国腹地,那么在这里也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关隘,称为临晋关(又被称为蒲津关)。关中之所以称为关中,是因为其相对封闭的地理形势下,在各个方向的军事通道上都设立了许多关隘,除了函谷关之外,还有本回答提到的其他各种,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


文章TAG:攻沙  通天塔  走一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