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偷偷的告诉吕太公:“刘邦就是一个会说大话的混混!” 萧何当年都不看好刘邦。也许刘邦一生吹牛无数,但这一次吹牛吹对了地方。吕太公却赏识刘邦这个专业吹牛人。吕太公的理念是:“人生还是要多吹几次牛,万一实现了呢?” 刘邦这一次吹牛收获巨大,不仅在宴会上风光一把,还娶了一个富家小姐吕雉。

家庭地位和环境一下子上了一个大台阶。刘邦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所有的人:要想成功,先多吹牛。如果连吹牛都不敢,你还敢做什么! 这一次吹牛更加增强了刘邦的吹牛信心,牛皮是越吹越大。什么他是他老妈和龙那个啥才生下来的,他身上有七十二颗痣,是天上的七十二颗星宿,什么在路上杀了一条蛇就是秦始皇。

总之,他越敢吹,历史上的人就越敢信。 要说像他这样的无赖,完全违背了孔圣人的做人的原则,他的那些徒子徒孙应该对刘邦大加鞭挞吧。但事实上恰好相反,天下的读书人都对他维护有加。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悖论,其实老子早已经给出答案:“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这就是历史的真相!皇权政治,说的和做的,恰好相反。

4)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即使是混混刘邦。 刘邦是一个无赖,是一个混混,最后却成了皇帝。那么也就是说,混混都有成功当皇帝的潜质。这无疑是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人的历史观世界观人生观全都被颠覆了。我们想要成功都不要成为混混? 其实不用担心,人生没有那么残酷。

因为,成功的不全是混混,而混混也没有那么容易成功。 按照刘邦自己认为他成功的原因是,他在用人上非常有一手。萧何当年看不起他,他用。张良当年不是投奔他的,他也用。韩信本是项羽的人,他还用。也就是说,刘邦最大的特点就是会用人。 其实,刘邦自己可能没有发现,他最大的特点不是会用人,而是永不言败! 刘邦也许是个混混,也许很会吹牛,也许脸皮相当厚,任别人看不起也毫不在意。

但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刘邦从来没有放弃自己,失败很多次后他仍然有勇气重来。 这才是刘邦笑到最后的原因。不说别的,单说楚汉相争四年,刘邦败给项羽多少次。刘邦是败一次逃一次,败两次,逃两次。甚至怕逃跑的不够快,还把他儿子女儿推下车。在历史上留下恶名。 但每一次失败之后,刘邦都很快意气风发的站起来,从来没有气馁。

最差的一次就是彭城之战。五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人马打的落花流水。估计稍微有点自尊的人都拿豆腐撞死了,太丢人了。五十万啊,就是吐口水也能把项羽的三万人淹死。喊三声就可以把项羽的三万人吓死。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刘邦的军事指挥能力不是一般的差,而是非常差。 他的军事指挥能力比项羽差,比韩信差,比彭越差,比英布差。

这样一个差的人,竟然最后赢得了天下,这又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所以刘邦打仗很像现在打游戏,打输了不怕,再来。一遍又一遍刷经验,最后经验值爆棚,干掉了对手。 相反有主角光环的项羽,只败给刘邦一次,在三十岁的年纪就心灰意冷了,自杀了。这心理素质也太差了吧。 再看刘邦,军队没有没事,老婆没了,没事,儿子被抓了,没事,老爹要被煮成排骨汤了,还是没事。

仿佛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成功目标,一切都没事,谁死了也没事。他不关心,也不在意。 别的人是假装的,但看历史发现,刘邦是真不在意。对他的亲人没有感情,对他的敌人没有感情,对他的朋友没有感情。 当萧何让他拜韩信为帅时,他心里有一百个不愿意,但他仍然拜韩信为帅。

当张良让他封雍齿为侯时,哪怕雍齿背叛他三次,他仍然听从。 他一次又一次被项羽击败,他仍然收拾残兵败将继续再战。他无才,无能,无德。但他有韧性,有失败一次总结经验的虚心,他有不屈不挠的意志。 所以即使他有一万种不是,他仍然是成功者。只要水滴不停,大山也会被击穿。

只要信念不倒,大海也会被填满。这才是真正的刘邦。从来不灰心丧气。 综上所述:刘邦作为一个无赖皇帝,他无视规则,做事不拘一格,气度恢宏。但同时也对自己的家人漠不关心。 他不是在个好父亲,在逃跑的时候把儿女推下车。他不是一个好丈夫,吕雉为他付出了一切,但他却对吕雉毫不在意。

 3/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刺秦  荆轲  秘史  洞察  悲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