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讲义,杂七杂八什么都有,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他想教给孙悟空的术门之道、动门之道,是道家功夫;而流门之道,则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只有静门之道才是佛家参禅打坐的功夫。所以,孙悟空拜菩提为师,基本上,也算是入了道家。后来,被太白金星忽悠上天,当上弼马温,孙悟空算是正式归了道。但他跟道派的蜜月期很短,在天宫无理取闹之后,被如来掌控并镇压,见识了佛家法力的可怕,六百年痛定思痛,为了重获自由,在观音面前发誓,这才皈依佛门。

入佛之后,孙悟空的信仰是否就坚定了呢?也不是,且看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孙悟空跟唐僧正式踏上取经路没多久,走到观音院,进了山门,唐僧诚心便去打鼓,孙悟空就去撞钟,“祝拜已比,那和尚住了鼓,行者还只管撞钟不歇”。这时有和尚问他怎么撞这么久,看他怎么说:悟空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的。

”这虽是玩笑话,也透露出孙悟空的潜意识,并不是真心皈依,只是迫于无奈罢了。第十九回,收猪八戒那一节,孙悟空第二次杀上老猪的云栈洞,在向他吹了一通大闹天宫的牛逼之后,老猪问他:“你这猴子,我记得你闹天宫时,家住在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里,到如今久不闻名,你怎么来到这里上门子欺我?莫敢是我老丈人去那里请你来的?”且看孙怎么回答:“你丈人不曾去请我。

因是老孙改邪归正,弃道从僧,保护一个东土大唐驾下御弟,叫做三藏法师,往西天拜佛求经……”注意这“弃道从僧”四字,这可是孙悟空自己说的,如果佛道一家亲,何来的“弃”和“从”?当然,孙悟空之弃道从佛,倒是不需要公开发表什么“退道”宣言,啥手续都不用办。利益驱动下,佛道在很多时候总是联手对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但是,以曾经的道家弟子身份转成佛教徒,还是会遭人诟病的。第二十六回《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孙毁坏了五庄观的人参果树,无奈到蓬莱仙境求仙翁活树,碰到老寿星时,寿星一开口就是毒舌:“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遂日奔波山路,那些儿得闲,却来耍子?”请注意这个弃道从释,寿星还算厚道老头,话没说绝,但言语之中,不乏揶揄之意。

到了第九十回,孙被九头狮子打得上东极妙岩宫找太乙天尊帮忙——行者朝上施礼,天尊答礼道:“大圣,这几年不见,前闻得你弃道归佛,保唐僧西天取经,想是功行完了?”从这些明知故问不难看出,这位号称敢大闹天宫的前反动分子,为了脱性命而弃道从释,已成为仙道之间的笑话了。综上所述,孙悟空的信仰堪称混乱,儒、道、释三教缠夹不清,这一点倒跟《三国演义》里面的三姓家奴吕布有的共通之处,都是有奶便是娘。

所以,说孙悟空是儒教弃儿、道教叛徒、佛教鹰犬,虽有点夸张,也不完全是抹黑。毕竟,他再怎么神通广大,在天庭或西天眼里,也就一草根妖猴,为利益或活命而站队,也在可理解范围之内。千百年来,在这个问题面前,很多东土百姓都是这样,哪家能保佑我我就信哪家,用一个词来概括,便叫做“宗教实用主义”。多年以前,毒舌李敖写过一篇评三毛的文章,虽失之刻毒,但提到三毛的信仰问题,却很有代表性:“你真的信三毛是基督徒吗?她在关庙下跪求签,这是那一门子的基督徒呢?她迷信星相命运之学,这又是那一门子的基督徒呢……”想想,你身边是不是不乏这样的“宗教实用主义者”?。

“齐天大圣”这个称号是谁封的?有什么由来?

谢邀!简答引玉。原著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中翔实叙述了“齐天大圣”这个称号从“孙悟空自封”到“玉帝亲封”的过程。自封入职“弼马温”的孙悟空本来兢兢业业,但一日和同僚小聚时得知自己官职卑微,感觉被玉帝藐视耍弄了,顿时火起,一路棍打出南天门。回到花果山,正巧有两个独角鬼王前来投奔,献上一件宝贝赭黄袍,拍马溜须顺情说好话,撺掇正在火头上的孙悟空立起旌旗,自封“齐天大圣”。

原文如下:猴王闻说,欢喜不胜,连道几个“好!好!好!……自此以后,只称我为齐天大圣,不许再称大王。亦可传与各洞妖王,一体知悉。”官封玉帝得知孙悟空反下天宫后,心中不快是肯定的,但并未大怒,因为毕竟能做到这么高的位置,心胸是必须的。一则纳谏用人对玉帝来说是稀松平常的事,原文虽没另载但也能猜到,只是有时对人才重视不够也是有可能的;二则当李天王父子请旨花果山降妖时,原文“玉帝大喜”,可见玉帝确实没把孙悟空放在眼里,认为孙悟空是敬酒不吃吃罚酒。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齐天大圣  390W  帮会  永生  阵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