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施耐庵都不禁赞叹,“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可见,武松打架是要根据对手的情况先算计的。武松的算计最经典的破获武大郎冤死一案。从疑心到逐个走访何九叔、郓哥,调查取证,把案情搞了个水落石出。这等刑事侦查能力,就是摆在现在,也都能上教科书了。调查完毕,武松也没有直接找仇家报仇,而是先到县衙告状,走法律程序。

因为县衙不受理,武松才谋划报仇。但也不是提刀就杀,而是叫来四邻录口供,当众审问潘金莲和王婆。证据确凿后,这才将潘金莲、西门庆一一杀死,王婆则交有司发落。武松这样缜密的行事,为后来得以从轻发落赢得了机会。战场之上搏命,武艺是基础,而武艺是实战的武艺。史进虽然得高人指点,但开手师傅却跟坏了。打虎将李忠的三脚猫花拳绣腿害了史大郎,乃至于学了十八般武艺便浅尝辄止,并没有深误个中奥妙而增强实战能力,到了也没改掉花式武艺这个坏习惯。

史进各方面都不差,为何在梁山地位始终不高?

史进各方面都不差,为何在梁山地位始终不高

刀墓今日观点:有一种铅笔的型号是2B的,施大爷笔下的史进也是这个型号的。全数第二回出场,大有深意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用在史进身上,一点都不错,看他少年时的情况,基本就能知道他成年后的作为。史进是梁山好汉里出场最早的一个,出现在第二回里,暗合他的2B身份。有一种铅笔的型号是2B的,施大爷笔下的史进也是这个型号的。

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现实当中,奸臣有一个共同特点:干事无能整人有术。高俅要杀的人叫王进,八十万禁军教头,很有头脑,连他的老娘都知道三十六计走为上。王进杀了两个高俅手下后,娘俩儿一溜烟跑了,最终病倒在了史家庄。好在王进住进了一个好人家,史家庄的史太公家。这就引出了梁山第一个好汉——九纹龙史进。两位师傅,好的坏的都学史进的武艺基础还不错,经过半年多王进的指点,还真成了一流高手,像少华山上的陈达、杨春等人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

武艺是长进了,但是,从史太公的介绍和史进的表现来看,这个人注定了永远都不会成器!娘说不得,被他的任性给气死了。“不务农业”也就算了,梁山好汉都不务农业,枪棒该好好使吧?可是他“经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却不知道自己这武艺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水平上。从史进的启蒙老师李忠身上,便知端倪。“打虎将”李忠,其实连老虎影子都没见过。

九百年前,李忠在秦岭的少华山打过老虎,目击证人,无!这就像史进身上纹的九条龙。王进与李忠是有区别的,李忠属于骗吃骗喝的假把式;王进是战斗力强悍的真把式。虽然史进在王进的身上学到了真功夫,但也在李忠等人的身上学到了坏毛病。初始设定和宋江差不多,最后却把读者看懵逼混江湖,武艺是一方面,混江湖的时间更为重要。

史进混江湖的时间比宋江还长,那么,为什么他混不出宋江那么大的名气呢?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史进没有宋江会“推销”自己。首先,“圈子”很重要。史进最初也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那就是他和朱武、杨春、陈达等人组成的“少华山圈”。师傅走了,父亲死了,史家庄再没人管史进,日子过得一个逍遥。听说不远处有伙山贼,整顿村坊,保家护院。

不久陈达来打,被史进KO抓住,后来就搞出不打不相识的剧情,其实当时只是朱武的脱身之计,后来两伙越处越好,礼尚往来多次,却被小人揭发,惹到官府,朱武说:“大郎绑了我们交给官府吧,休连累了你!”,史进见逞英雄的机会来了,哪能放过,同生共死,干他丫的!人也杀了,家也烧了,官府也打了,肿么办,有点儿懵逼,还是找师傅去吧!朱武又留史进一起落草,让史进当老大,史进回绝了:我这样一个清白的人,怎么能跟你落草!!!(从这件事起,其实你已经不清白了,想逞英雄但不想落草,后来宋江一伙差不多也是这样一个过程)。

后来他主动离开了“少华山圈”,非要独自浪迹江湖。其次,“银子”很重要。史进和宋江一样都不缺银子,在书中提到史进流浪江湖时使银子的地方有两处,一次是在渭州时,他在鲁达的要求下,爽快地拿出十两银子帮扶可怜的金翠莲父女,一次是在东平府大量花银子与妓女李瑞兰厮混。有人说宋江在混江湖之前就比史进的名声大得多,这确实也是事实。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学好  史进  英语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