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料记载,第一个打开正阳门迎接李自成部队的,是时任兵部尚书的张缙彦,正是他亲手将正阳门打开,放刘宗敏进城,到了中午时分,李自成则在太监王德化的引导下,从德胜门进入,经过承天门,来到了紫禁城。矗立在李自成面前的,是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大明皇城,曾几何时,明成祖朱棣在河里发号施令,让大明的国威远播海外,但在今时今日,这座皇城,却一片混乱,随着李自成的进入,一个叫做“大明”的时代即将结束,而这座皇城内的人,迎来了不同方式、但同样凄惨的结局。

此时的崇祯帝朱由检,可谓是万念俱灰。自打朱由检从哥哥朱由校手中接过皇位的权杖后,朱由检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在位十八年,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动不动就是各种瘟疫,而此起彼伏的起义、入侵,更是让他焦头烂额。而今,李自成已经打进北京城,大明眼看就要亡了,祖宗留下来几百年的基业,就要断送在自己的手中,思来想去,朱由检顿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就在刚不久前,朱由检登上煤山,看到李自成的起义军已经进入北京城,就知道大势已去,站在煤山上,也只能哀声长叹,无可奈何。最终,徘徊良久之后,朱由检又返回乾清宫,一面饮酒一面长叹“苦我民尔”。一个叫做张殷德的太监,前来向崇祯帝劝降,想必是受了李自成的指派,被大怒的崇祯帝一剑刺死,而在赐死张殷德后,崇祯帝似乎下了决心,吩咐人将周皇后、袁贵妃以及自己的女儿叫到面前。

崇祯帝深知,这些门外的起义军,对皇宫内的女眷不会心慈手软,因此为避免她们遭到侮辱,朱由检只得决定,由自己亲自动手,送自己的亲人上路。首先是周皇后,在历史记载中,这位来自北京大兴的女子,生的十分端庄漂亮,尤其是肤白如玉,在《崇祯宫词》中,就记载她为“皇后颜如玉,不事涂泽”,但这个优点,在此时此刻,却成了致命的缺陷。

崇祯帝望着这个和他相濡以沫的女子,不由得泪如雨下,对着周皇后道“大事去矣”,而周皇后跪拜泣道:“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崇祯帝也是无言以对,只得狠心下令让其自裁,不久,周皇后便死在崇祯帝面前。其次就是朱由检最宠爱的袁贵妃,在当时年仅三十出头,同样也被下令自裁,但不知道是袁贵妃紧张还是别的原因,用来自缢的绳子突然断裂,而崇祯帝看到袁贵妃没死,拿起宝剑对着袁贵妃胡乱刺了几剑,以至于袁贵妃失血昏了过去。

在料理完自己的两个女人后,朱由检转向自己的女儿,看着长平公主,长叹道“汝何故生我家!”,随后一狠心,便拿剑砍断了长平公主的左臂,以至于长平公主昏死过去。而那位年仅五岁的昭仁公主,同样没能躲过崇祯帝的斩杀,殒命当场。而在将自己的亲人杀害后,已经失去理智的崇祯帝,跌跌撞撞的来到煤山,刺破手指,写下血诏后,自缢身亡。

这是崇祯帝最为亲近的几个女眷,至于其他皇宫里的妃嫔和宫女,在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其结局无外乎如下几种:第一种,随崇祯帝而去,在当天选择自尽在李自成兵临北京城下时,已经有宫女自尽了,而在其打进紫禁城后,这些宫女深知自己将面临什么,再加上听闻崇祯帝和周皇后已经自缢,因此,自杀身亡的不在少数。“宫女魏氏投河,从者三百余人。

”---《明史》期间,有一个姓魏的宫女,看到大明灭亡,悲愤之下,跳河身亡,而与她一同跳河的,有三百人之多,这还不算其他用各种方式来殉国的宫女嫔妃。而朱由检的嫂子,也就是天启帝的张皇后,在崇祯帝自尽前,同样也选择了与周皇后一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第二种,趁乱逃出宫去,隐姓埋名活着这一种人数比较少,虽然当时皇宫乱作一团,但毕竟皇城内外,都是大顺的士兵,而那些弱不禁风的妃嫔和宫女,能够活着逃出去的,寥寥无几。

但少不代表没有,比如朱有校的一个王姓妃子,便在太监的帮助下,最终逃出皇宫,但不久还是被清军找到,最终被清廷赡养,终老而死。第三种,是占大多数的一种,被李自成的部队霸占。皇宫里不乏有美色,而李自成手下的士兵,见到这些女子自然是没什么抵抗力,虽然李自成在之前曾经下过相关命令,但最终还是没能挡得住霸占皇室女子。

包括李自成自己,也纳了宫女窦美仪为妾,还有大将刘宗敏,就是因为霸占了陈圆圆,才导致吴三桂的反水,至于其他没留下名姓的妃嫔和宫女,被霸占和侮辱的,定是不再少数。无论大明是因何原因灭亡的,但带个这些皇室女子的,确实巨大的灾难,许许多多的女子,就此改变了一生的命运,曾经高贵无比的皇后贵妃都被逼身亡,那么那些地位低下的妃子以及宫女,自然是更不必提了,结局悲惨是一定的。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闹笑话  皇嫂  人世间  玩儿  护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