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鸿钧的爱徒,毕业时,在分宝岩上将大量先天珍宝都赠于了通天。比如,赵公明将阐教众高手,打的仓皇逃窜的定海珠。九曲黄河阵三宵活捉阐教十二金仙的金蛟剪与混元金斗,以及诛仙阵时非圣人不可抵挡的四口先天宝剑……截教门徒从道行上,几乎也都不亚于阐教众人,像多宝道人、赵公明、四大圣母、以及三宵等人。这里看赵公明出场对燃灯说,吾道你知,你道吾见。

又云:混沌从来不记年,各将妙道补真全。当时未有星河斗,先有吾党后有天。由此可以看出,截教弟子的修行道行与阐教高手应该是不相上下。而从门徒数量上看的话,截教是广泛分布多如牛毛,远远超越阐教。师父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平级,截教法宝皆是先天之物厉害无比,门徒道行也是半斤八两,人员数量自不必说,两教对阵如此强大的优势,为何截教最终,却落了个全军覆灭的结果呢?原因有以下几点:一、常言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但无论你魔高几丈,却最终也是邪不胜正,这是恒古不变的天理,人神守之!虽说截教同样出自鸿钧门下,并非邪魔外道之类。

但教主通天明明知的又明明犯着,听信谗言逆天行事导致魔由心生,逐渐由正走向了邪。这是截教失败的根本原因。二、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天与众弟子逆天行事,屡屡阻碍明主武王伐纣。纵然门徒众多也是孤军顽抗,危难之中没有任何外援相助。而阐教顺应天道,尽管门徒稀少武器装备一般,但危急中外援源源不断,故尔每次遭受到截教的发难,总是能化险为夷。

且都是封神中重量级的人物,有太上老君、女娲娘娘、西方圣人、以及火云洞三圣。三、截教自身的因素。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截教虽说门徒甚多,但都是些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纵然修行道行高深,然皆根性不正。再看阐教十二金仙,不仅修行精纯,个个都是正道善良之辈。不然也不会进入昊天上帝的法眼。从对阵指挥来看,无论是破十绝阵还是诛仙万仙阵,坐镇的燃灯也好元始也罢。

阐教都事先周密安排井然有序。而截教则单凭意气用事毫无章法,万仙阵后更是树倒猢狲散乱作一团。以上三点综合起来,就是封神大战中,截教失败的具体原因。通过封神阐截两教的争斗,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夺取胜利的关键不在于武器装备的精良,或者对方势力的强大。而是看你坚持和所处的立场。如果你坚持的是正义,即使面对强大的敌人也会赢得胜利。

如果站在邪恶的一边,纵然多么的不可一世,也只是暂时的猖狂,终究会被消灭。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当年建国初期,我们百废待兴一穷二白,西方列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出兵侵略朝鲜,意图越过三八线。面对武器装备精良技术强大的美军,我们毅然奋起,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就是因为,我们走的是正道,行的是正义之举。

封神大战之后,元始天尊最看重的十二金仙组合为何走向了解体?

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这十二位阐宗弟子被当代人成为“十二金仙”。其实,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并没有提过“十二金仙”组合这个概念,原著中将其十二人统称为“十二代上仙”。那么,我们又为何会产生这种错觉,或是为什么下意识认为他们就是一个团队呢?因为他们有很多的共同点,而我们日常生活中喜欢将有共同特点的人或事物自然归为一类。

首先,十二金仙皆是阐教子弟,那么在封神大战中他们十二人势必会站在周朝这方。当商朝和截教设置一个陷阱或是困难时,这十二个人又会共同应对。在封神大战中,十二金仙也是被截教法宝混元金斗擒拿过得,他们十二人还一同遭遇过九曲黄河阵,在阵中被三霄仙子削掉头上三花、灭了胸中五气,千年的修为只此一劫便烟消云散。那么,为什么同为阐教中的燃灯道人、南极仙翁等人不被列入十二金仙的队伍中呢?修为的深浅、实力的高低就决定十二金仙属于同一层次。

他们有相同的命运,十二人虽为元始天尊的嫡传弟子,但是以他们当时的修为,难逃红尘之厄。红尘劫,通俗讲就是修仙之人吸取日月之灵气、天地之精华,每过一千五百年就要将从自然界中窃取的精华还给天地。于是,要么你自己遭受天道轮回,化为尘埃。要么就大开杀戒,去和其他修道之人厮杀,用他们的灵气归还自己窃取的精华。成仙之人渡劫已不是什么秘密,而昊天天帝抓住这个机会让十二金仙对其称臣,去天庭工作。

 4/7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封神  之战  管泽元  金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