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古代历史上的名将,一生做的唯一的一件事情便是与“匈奴”作战,最终卫青取得了“七战七捷”的骄人战绩,卫青也说出了“胡虏未灭,何以为家”的誓言。而这两位“大汉脊梁”也都在这三次关键性的战役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可谓“有勇有谋”,不仅能够很好地利用草原地区的地势,还能够合理地调配兵马,最终取得了这三场战役的胜利。

说到这里就要来说一说“匈奴”的结局了,在历经与汉武帝长达数十年的对峙之后,匈奴在“漠北之战”惨败之后,被打散分裂成为了五部分,而且只能停留在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漠北地区。在公元前119年,取得大捷的霍去病以“胜利者”的姿态,在汉军众将士和投降的匈奴首领的簇拥之下“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翰海”,瀚海便是现今的“贝加尔湖”,算是在自己为汉王朝所拓展的新版图之上游走了一番。

卫青、霍去病、李广和其他一众大汉将士针对“匈奴”在军事上的完胜,也使得“汉武帝”成为了在历史第一个派大军深入敌方腹地并取得“大胜”的皇帝,这也为后世在对汉武帝的“武功”评价方面多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最后,还有一件事情要说,那便是在公元前53年,当时南匈奴的首领“呼韩耶单于”率众向“汉昭帝”投降,这也能说明当时的“匈奴”仍是一盘散沙,他们一直处在“内斗”之中,而这也正是当初汉武帝当初对匈奴要“一战到底”的决心以及成功将匈奴击溃所打下的基础。

冒顿单于是怎样成为匈奴君主的?

冒顿是匈奴人的伟大领袖,也是匈奴族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英雄和军事统帅。他的一生沉稳有谋,性格坚忍,具有雄才大略,也正因此他才能在草原的狼性法则中脱颖而出,最终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我国北方草原的第一个游牧帝国。影视剧中的冒顿单于弑父自立登上单于之位冒顿生活的时代,匈奴族已经是北方草原的一个强大部族,在战国时期他们就经常南下入侵中原。

战国七雄中的秦、赵等国都曾经与匈奴发生战争,到了秦始皇时期更是派遣大将蒙恬击退匈奴,然后修筑了著名的秦长城以抵御匈奴的南下。但是当时的匈奴只是北方草原上较为强大的部族之一,草原上还有东胡、月氏等部族一样非常强悍。而冒顿就出生在战国末期北方匈奴单于家庭,他是当时匈奴首领头曼单于的长子。冒顿本来是头曼单于的继承人,但是后来头曼单于犯了许多国君常犯的错误,晚年新娶了年轻的妻子,还和年轻的妻子生下了小儿子。

而且在这位年轻妻子的鼓动之下想杀死冒顿立小儿子为继承人。头曼单于没有直接出手,而是让大儿子冒顿到月氏去做人质,冒顿刚当月氏,头曼就派兵攻打月氏,希望以此激怒月氏人替他出手杀死冒顿。可是沉稳有谋的冒顿非常警觉,他在月氏人动手之前就抢先逃回匈奴。而且他没有因此与父亲撕破脸,反而将仇恨埋进心底。头曼觉得自己的儿子逃回来了也不好再出手,只好让冒顿单独领兵在外,易储之事也就暂时平息。

鸣镝但是冒顿没有忘记仇恨,他带领自己手下的一万骑兵日夜训练。为了让自己的这支部队能成为绝对服从他的铁军,他专门制作了一种响箭(鸣镝),并下令他的响箭射向何处,如果部下没有全力射击就要被斩首。在平日训练中,他首先射向鸟兽,有的部下没有迅速而坚决的跟进射击就被他无情的斩首。随后他射向自己的爱马,草原人对马的喜爱人人皆知,因此又有人没有及时射击,随后被他斩首。

第三次他将响箭射向他的妻子,还是有人犹豫不决,冒顿再次将他们斩首。最后他在一次打猎的过程中,故意用响箭射向父亲头曼单于的马,他身边的军士毫不犹豫就跟着射箭,由此冒顿确信这些人马已经完全变成了绝对服从他本人的铁军。在完全控制和掌握了自己手下的这支部队之后,冒顿终于出手了。他抓住与父亲头曼单于一起围猎的机会,将响箭射向父亲的头,冒顿的人马立刻就让头曼单于这位匈奴的王变成了刺猬。

弑父之后的冒顿没有丝毫手软,他将陷害他的后母和弟弟以及不服从的大臣全部处死,随后自立为匈奴单于,成为匈奴族的新一任首领。扮猪吃虎君临草原在登上匈奴单于之位后,冒顿面临东西两面各有强敌的处境。匈奴东面的东胡此时兵强马壮,实力雄厚,而西面的月氏也有不弱于匈奴的实力。如何击败两面的强敌,尤其是击败咄咄逼人的东胡就成为了冒顿思考的问题。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匈奴  汉朝  皇帝  战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