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勇猛的军队排行中,为何有人说燕云十八骑才是最厉害的?

燕云十八骑是由罗艺领导的非常恐怖的王牌骑兵部队。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众人背负大弓,每人负箭十八只,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一般都是在大漠活动,很少进入中原。神出鬼没,并且个个都带着面罩,从来没有人看到过他们的真面目。

每次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在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这是一支神乎其神的部队:快如风,烈如火,所到之处,寸草不留。强弓弯刀,善骑善射,以一敌百,未尝一败。罗艺率燕云十八騎,伏击察哈合台,一夜便杀三千余人。察哈合台带领残部逃回大漠,燕云十八騎穷追不舍,沿途再杀两千余人。一直追至察哈合台的家乡,一到那里见人就杀,连女人小孩都没有放过。

两万余人一夜之间全族诛灭。罗艺(?—627年),字子延,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隋末唐初将领、军阀,寓居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隋末任虎贲郎将,驻守涿郡。619年归唐后,赐其姓李,初封燕公,后晋封燕郡王,助唐击败刘黑闼,统领天节军,镇守泾州。唐太宗登基后,进封开府仪同三司,位比三公。贞观元年,率军反唐,进据豳州,后被击败,逃往甘肃乌氏,为其部下所杀。

五代后周皇帝柴荣如果不是英年早逝,凭他的实力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吗?

燕云十六州就是五代十国后,中原汉人的一个睡不醒的噩梦,实现燕云十六州回归中华版图的还是元朝。能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并不像题干所说,看某个人的能力,它首先要满足两大前提条件:内部是否具备综合实力;外部是否具备被征服的可能。满足这两个条件,柴荣的个人才能才有意义,否则都是空谈。柴荣个人曾经定下“十年定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规划,可惜老天只给了短短五年时间,就让他英年早逝。

那么,假如上天真的给柴荣三十年时间,柴荣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吗?我的个人观点是:不可能!柴荣的个人才能,是否具备收复十六州的要求五代十国,虽然只有五十多年时间,但却涌现了好几个有杰出才能的皇帝,比如后唐明宗李嗣源、后汉太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以及周世宗柴荣。他们都有机会实现统一全国,建立强大帝国的个人条件,但都因为种种原因,天不遂人愿。

要论综合实力,柴荣无疑是这几位杰出帝王中的翘楚。柴荣是典型的文武全才,他是唯一一位,当了皇帝,还能亲自提刀冲锋的五代皇帝,虽有不得已的成分,但关键时候豁得出去的勇气,绝不是一把人可比的。柴荣的军事才能:柴荣的军事才能,在他的第一次亲征就体现出来。即位之初,面对北汉和契丹的入侵,连宰相冯道都讥讽他跟李世民无法比,战场上七十余位大将逃跑。

在如此困境下,他能毅然决然地亲临战场,并镇定地指挥,近乎散沙的部队,打了一个漂亮的完胜。击退入侵后,柴荣立刻改革兵制,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一边裁汰冗军,一边以赵匡胤张永德等为核心骨干,组建了强大的禁军和边军。在认清形势后,柴荣将他的统一步伐,首先瞄准了西蜀和江南。显德二年,连克西蜀,得七州之地。显德三年至五年,连续攻伐南唐,收复江北十余州,逼得南唐去帝号称臣。

显德六年,北伐辽国,四十二天获三关三州。柴荣的治国才能相对于军事才能,柴荣最突出的还是他的治国才能。五年间,他大兴人才选拔,甚至亲自考核生员;他改革刷新吏治;他均定天赋,开拓漕运;他修订法律,大兴文教。这些工作,很多关键点,他还亲力亲为。比如选拔人才,生员的策论,他要亲自看。经使馆建设和刻印,他都要亲临视察。

五年间,他一边亲征,一边治国,亲力亲为,工作强度堪比超人,连朱元璋都得服他。以柴荣个人的才能,我认为给他足够长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做到收复燕云十六州。后周的内部条件,能否满足收复十六州的要求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首先要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经济基础。所以,在第一次北伐失败后,柴荣接受了“先南后北”的统一策略。

这个策略至今仍有争议,北宋也是采用的“先南后北”,这跟当时的环境有关。中国经历唐末战乱,又经五代十六国纷争,中原及北方经济基础几乎被摧毁,很难支撑大规模的战争。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必须要统一南方,靠南方强大的经济基础做后盾。这就是柴荣征西蜀和南唐的原因。从南北军事实力对比,假以时日,统一南方不是难题。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千军  三燕云  燕云  铁骑  天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