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是有毛皇后在场,曹叡不能尽兴。在曹叡的心里,毛皇后就像一个家长管理孩子一样,总是提醒他这不能那不能的。于是,曹叡吩咐所有的人都不要告诉毛皇后。但是就是有好事者爱打小报告,毛皇后很快就知道了,第二天,曹叡见到毛皇后。毛皇后话里带刺的问曹叡,昨天游玩尽兴不?结果,曹叡开始大发淫威,立即处死了那天同行的十几个下人,顺带下令赐死了毛皇后。

我想,此时的曹叡定是疯了。就为这么点小事就草菅人命,而且里面还有自己的皇后。事后,曹叡冷静了下来,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所以厚葬了毛皇后,并且提拔了他的妻弟。但是这些又有什么用呢?而乾隆赐死乌拉那拉氏皇后就是因为自己宠幸别人,被乌拉那拉氏撞见并吃醋嫉妒,一怒之下剪了她自己的头发。盛怒之下的乾隆皇帝,随后把她打入冷宫,最后乌拉那拉汇不久郁郁而终。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上面提到的皇上本身就对皇后非常的腻了,结果皇后不处处小心,做好自保,反而激怒讽刺皇上,那么还有自己的好果子吃吗?不得不说她们的情商很低,起码没有处理好自己的感情生活,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心有多宽广,舞台就有多大。宽广的胸怀,再配上恰到好处的方式方法,就像唐太宗李世民的千古贤后一一长孙皇后一样,以德服天下,劝谏有艺术。

魏明帝曹睿不是曹丕的儿子是袁熙的儿子,真的是这样吗?

魏明帝曹叡是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这件事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公案。之所以是历史公案,原因在于,曹叡的母亲甄宓原先是袁熙(袁绍儿子)的妻子。官渡之战后,曹操和曹丕两人都想把美貌非凡的甄宓纳为自己妻子。但是曹丕捷足先登,并向曹操请求,曹操只得吃个哑巴亏,同意曹丕娶甄宓为妻。(甄宓剧照)但是这样一来,曹丕与甄宓生的儿子曹叡的亲生父亲就成了一个谜。

因为《三国志·魏志·明帝纪》并没有提到曹叡出生的时间,而只说了他去世的时间和年龄。根据这个年龄推断,曹叡出生的时间应该在建安九年。而曹丕娶甄宓的时间是建安九年八月,自然当年不可能生下曹叡。由此,后人认为曹叡应该不是曹丕的儿子,而是袁熙的儿子。比如近代学者冒鹤亭在《疚斋日记》中就断定:“则明帝为袁氏血胤矣。

”另一位现代学者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说:“窃谓承祚(陈寿)此文,实为曲笔,读史者逆推年月,证以甄夫人之赐死,魏明之久不得立为嗣,则元仲(曹叡之字)究为谁氏之子,可不言而喻矣。”意思是陈寿故意那样写的,不写曹叡出生,而只写曹叡年龄和去世时间,目的是让人逆推过去算他的出生时间,由此隐晦地说出曹叡不是曹丕的亲生儿子的事实。

当年裴松之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并没有怀疑曹叡是曹丕亲儿子,他只是认为,应该是当时改过历法,陈寿计算错误,曹叡去世时应该是35年,陈寿写成36岁了。(曹丕剧照)另有学者还认为,很有可能曹叡其实是33岁,陈寿写的也是33岁。不过因为古人用毛笔字写的原因,把那个33岁的那个“三”字,写来有点像“六”字,后人在翻刻的时候,以讹传讹,就把曹叡的年龄误为36岁了。

不过,我个人认为,虽然曹叡的出生时间不可考,但是,有一点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就是当年无论曹操、曹丕,以及当时的大臣大将们,都知道曹叡是不是曹丕的儿子,而且是确切地知道。如果曹叡不是曹丕的儿子,他们应该有所反应的。但事实上,他们什么反应也没有。曹操非常喜欢乖孙子曹叡,经常夸奖他,甚至说:“我基於尔三世矣!”就是说,他曹家的基业,因为曹叡的存在,至少可以往后传到第三代。

这显然还不仅仅是夸奖,还有暗示曹叡将会是继承人的意思。曹叡非曹丕亲生,他能这么说吗?曹丕对曹叡也很重视。曹丕因为移情别恋,喜欢上了郭女王,抛弃了甄宓,然后甄宓有怨言,最后曹丕怒而把她赐死。俗话说,母以子贵。或者说,子以母贵。反正母子是连在一起的。曹丕既然赐死了甄宓,如果他再怀疑曹叡的出生的话,是绝对不会立他为太子的。

更何况,曹丕并不是没有儿子,他有9个儿子。虽然他喜欢的郭女王没有为他生育,但立其他妃子的儿子为太子,也是可以的,总比立不是自己亲儿子为太子要好。有人说,曹丕不是迟迟不立曹叡为太子,直到死前才立吗?这说明他怀疑曹叡的出生。其实不是。他一直不立,是因为他害怕曹叡对他杀掉甄宓有意见,所以反反复复地用大臣去磨砺他,辅导他,还把他过继给皇后郭女王(郭女王和甄宓是情敌,而且甄宓被处死,就与郭女王有关)。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袁熙  热血  帝王  结局  妻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