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太公说,因为史进只爱枪棒武艺,气死了母亲,没办法,便请人在他身上刺了九条龙。这个理由很牵强,爱刺枪棒竟然可以气死人,爱刺枪棒便要在身上文九条龙。梁山好汉除了宋清而外,人人都爱刺枪弄棒,不务正业,但纹身的却没有几个人。原来,史进的绰号大有隐喻。金圣叹说,“史之为言史也,固也。……史进之为言进于史,固也。

”以此观点深究一下,“九纹龙”就是隐喻北宋九代皇帝。所以,金圣叹如此解读王进:“必如王进,然后可教而进之于王道。”金圣叹所评,大有道理,然而,却是不得要领。王升、王进实际上隐喻宋徽宗的成长经历。宋徽宗从最初被封为宁国公,哲宗即位后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封端王。也就是说,宋徽宗由郡王“升”为亲王,是为“王升”。

哲宗无子,端王以第三顺位继承人的身份做了皇帝,由“王”到“皇帝”就不是“升”而是“进”了。金圣叹继续说:“然则彼一百八人也者,固王道之所必诛也。”谁“诛”了一百零八人?宋徽宗是也。当然,金圣叹不承认梁山好汉投降招安这件事,便认为一百零八人都被斩杀了(卢俊义恶梦所示)。《宋史》中讲得明白,宋江是被朝廷招降了,这样,一百零八人也因为王进而“进之于王道”。

施耐庵在王进、史进身上赋予了如此多的信息密码,证明王进非常的不平凡,“神龙见首不见尾”名副其实。既然如此,王进的武功也应当高超得有点神奇,帝王之师,理当如此。王进打得赢鲁智深吗?这个不太好比较,但是,应当有理由认定,王进不亚于林冲。鲁智深的武艺与林冲相差不大,这两人先后跟呼延灼有过一战,都是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败。

所以,即便不参考其他因素,王进跟鲁智深打,至少应当是平手。鲁智深曾经与王进的徒弟史进有过一次武功比较,这是在火烧瓦罐寺这回书中所讲的事情。火烧瓦罐寺之前,史进与鲁智深在赤松林有过一次交手,两个斗了四五回合,史进认出了鲁智深,便跳出圈子不斗了。这场比试不能作为鲁智深、史进武功高低的衡量依据,当时,鲁智深处于饥饿状态,两人打斗回合也不多,根本就没有分出输赢来。

不过,鲁智深吃饱后,与史进杀回瓦罐寺,各自与邱小乙、崔道成之战,似乎可以看出些端倪来。鲁智深的对手是崔道成,两人斗到深处,鲁智深得便处喝一声:“着!”只一禅杖,把生铁佛打下桥去。花和尚先得手,邱小乙便无心恋战,卖个破绽就要走。史进喝道:“那里去?”赶上望后心一朴刀,扑地一声响,道人倒在一边。崔道成与邱小乙的武功到底谁高,也很难判断。

但毕竟是鲁智深先胜,客观上帮助史进杀了邱小乙。这样看来,鲁智深的武功要强于王进的徒弟。但是,史进只跟王进学了半年武功,但却学会了十八般武艺,以此足可见王进对于武功的深刻领会和高超的教学能力。遗憾的是,史进学习时间太短,又没花多少时间练功就投入到江湖纷争之中。即便如此,史进的武功也是非常不错的,能进入梁山八骠骑行列,凭的是实力。

鲁智深只能是强于史进,最多不超过一个档次,而史进距王进的武功差距则要更大,绝对不止一个档次。而且,王进是教头,在禁军中要高于林冲,是从教头这个位置上升上去的。所以,王进的武功应当稍强于林冲,甚至,可以在史文恭之上。施耐庵写《水浒传》,不会把一个为金国人卖命的人写作武功第一,必定还有高人在他之上,这个人,有可能就是王进。

否则,施耐庵就不会选择王进作为第一个会武功的正面人物出场,更不会在他身上赋予如此多的信息。以此论之,王进的武功当高于鲁智深,有战胜花和尚的实力。王进必定还会有故事这么一个重要人物,施耐庵绝对不会就此不管了,在七十回后,必定还会有故事。为何?施耐庵在前七十回埋伏了很多伏笔,梁山好汉最终是要去“替天行道”的。

《水浒传》以史料为依据,是贯穿全书的大线索,不可能写到聚义就没了下文,不然,那么多伏笔又怎么收束呢?王进、史进、鲁达的故事中,集中写到了两个重要历史人物:种师道、种师中兄弟,也就是老种、小种经略相公。这两个人后来都在征辽和抗金战斗中有英勇表现,种师中与金兵战于榆次杀熊岭,兵败殉国。假若《水浒传》不被腰斩,施耐庵也不会把种氏兄弟写丢了,这不符合文本逻辑和故事架构。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水浒  斗战  结局  系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