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现在的"橱师",过去称"大师傅"。(8)现在的"医生”,过去叫"郎中”。(9)现在的“演员”,过去叫"戏子”。(1O)现在的“老师",过去叫“先生”。(11)今天的"快递员”,过去叫"镖师”。(12)今天的"保姆”,过去叫"丫环"。(13)今天的"服务员",过去称"伙计”。(14)今天的"秘书”,古时称"太史"。

为什么湛江叫做“湛江”?有什么依据?

“广州湾”这三个字,是法殖民时期的名字,跟广州没关系,是旧南三都的一个地点。再说,广州湾当时也只是当时遂溪、吴川两县的部分陆地、岛屿久麻斜海湾而已,只占现在湛江地区的小部分,恢复这个名字没什么意义。然而,“湛江”二字也未必合适,我个人认为1945年收复广州湾时,临时取的“湛江”二字太仓促。这个湛字,据说来自隋朝设置的一个“椹川县”,知道著名的“椹川大道”怎么来的了吧?可穿越到隋朝喔,嘿嘿。

当时起名的人,觉得“椹”不能代表这里,所以改为“湛”,一是有水有海,二喻蓝色。“川”字是两山夹水,也不合湛江地形,改为江(平原上的大河)更合适。于是,1945年8月19日,中法签约交接广州湾,8月22日就敲定“湛江”并公布于众,貌似有改天换地的感觉,但确实太仓促了。湛江,这个称谓,脱离了上千年的本地历史,让人没有归宿感。

从历史上看,一千多年前,唐贞观时期,雷州半岛就被命名为“雷州”,清代又称雷州府,吴川、廉江,曾属化州,明清又属高州府。实际上,现在的湛江地区是过去雷州府与高州府部分地区的合并。后来,经过几次不合理的区域划分,将湛江地区变成了雷州话、吴川话、涯话、白话混合的大杂烩地区,不同文化和民系交融在一起,既冲突又融合,大家已习已为常。

那湛江到底叫什么名字比较合适,纵横哥觉得应保留“雷州”二字吧,或叫“新雷”,或干脆收回茂名,改为“高雷”。最后,强烈建议现在的县级市雷州恢复“海康”的旧名!这个小县级市就冠了“雷州”这个历史大名,它受不起啊!答案发出后,有些朋友意见比较大,我想可能是因为,湛江现在的区域,不仅包括过去雷州府的地盘,也包括高州府的一部分,所以我也有说“高雷”。

现在给孩子取什么名字最好听,哪些名字用的最多?

给孩子取名字有很多讲究,在以前各姓序家普字辈分。按字派起名字。不能有祖辈的字音,上辈会不愿意的。在农村给孩子起名字娇了,铁蛋,刚蛋,狗剩,狗娃等,女孩,花枝叶,红兰黑等,女孩多了,改变换等,玉贤惠等,家有文化人了取名意义更深点。花开富贵还有按八字取名字缺什么金木水火土了,补到名子上,以边旁部首字都行。

现在取名字按日本传来起名书,论阴阳笔画数论吉凶之命运。以上简单叙说取名历史,按我个人想法,带个福字的名字,又好听又符合现实。例如:福窝,福生,福乐,福道,福份,福文,福华,长福,享福,全福,满福,运福,久福等等。季季享福因为50,60,70,挑,扛,背,下很多苦力,现在机械代替了人力,吃的好穿的好住的好,撵上了幸福时代,都为享福而努力,人们相比之下,都有福了,所以福字好听,幸福快乐。

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

过去稻田里,芦苇荡里面的"害虫":螃蜞,现在怎么成了香饽饽,为什么呢?从我还是小屁孩的时候,直到今天,才知道这种小螃蟹的正式名称叫蟛蜞。它也属于螃蟹的一种,只不过规格很小。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小时候河边还没有修建水泥护坡,河边全部栽的是柳树,也没有怎么管理,奇形怪状,歪七歪八的生长着,那时候河边全部是蟛蜞打的洞,树根下面几乎全部被掏空了,里面的洞里面用手去掏,经常一个洞里面有20几个蟛蜞,那时候大部分是拿在手里好玩,玩过以后就随手丢掉,有时候心血来潮,会拿几个桶子,掏几个洞就可以收获一桶蟛蜞,提回家,大人们有时候会将这些小螃蟹煮熟了给我们吃,放了生姜蒜子和辣椒,有时候吃多了胃很不舒服,这种蟛蜞规格小,又没有什么肉,主要是小时候缺盐少油,加上不像现在酌料繁多,所以吃起来感觉索然无味,村里人普遍对蟛蜞不是很感冒。

现在就不同了,据说蟛蜞可以做的很好吃,我倒是想尝尝,不过现在河边全部是水泥护坡,根本看不见一只蟛蜞了,看来是无缘重温小时候的记忆了。蟛蜞和小龙虾一样,作为甲壳类生物,天生就会打洞,所以以前种植稻谷的时候,它绝对是害虫,但是现在绝对是餐桌上的美食,不过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总结:你朋友们现在还能看见蟛蜞吗?有没有一种幸福感,惊喜感?。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游讯  五五开  工作室  专访  每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