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的战绩确实令人难以信服。做为东吴阵营中的第一猛将,居然没有斩杀过一个有名有姓的敌将,实在是有点说不过去。咱们再来看看黄忠的战绩表:1.长沙城之战,对阵关羽。第一局百余合不分胜负;第二局,五六十合,关羽诈败,黄忠追击中马失前蹄;第三局三十回合,黄忠诈败,关羽追击,被黄忠一箭射中盔缨2.雒城夜袭,一箭射杀邓贤,救下魏延;3.雒城夜袭,挥刀直取泠苞,泠苞抵挡不住,拔马败走;4.绵竹之战,对战李严,两将大战四五十合,不分胜负; 5.葭萌关对阵夏侯尚,韩浩,黄忠诈败诱敌,且战且退;6.天荡山之战,对阵韩浩,只一个回合,斩杀韩浩; 7.天荡山之战,对阵张郃,战二十回合,魏军后军大乱,张郃退走; 8.定军山之战,对阵夏侯尚,走马活擒,后交换战俘,一箭射中后背; 9.定军山之战,对阵夏侯渊,首战二十回合,双方罢兵;再战,黄忠突袭,刀斩夏侯渊;10. 米仓山劫粮,被张郃、徐晃围困;11.征吴之战,对阵史迹,战不三合,黄忠一刀将史迹斩于马下; 12. 征吴之战,对阵潘璋,数合不分胜负,黄忠奋力死战,潘璋料敌不过,拔马败走。

无论战绩,功劳,武艺,黄忠都要在太史慈之上。论战绩,黄忠斩杀或擒拿有名有姓的敌将5名,远超太史慈。论功劳,黄忠击败张郃,保住葭萌关;再击败夏侯德,韩浩,攻取天荡山;阵斩夏侯渊,夺取定军山,尊定了蜀汉的基业。而太史慈,似乎没有起关键作用的功劳。论武艺,黄忠无论对战张郃还是夏侯渊,都占在上风头;大战壮年关羽,百余合旗鼓相当。

曹魏名将张辽是如何一战斩杀太史慈的?张辽最终的结局如何?

三国关公战唐朝秦琼是一出好戏,都清楚是出戏,看看热闹就行了,没人会去计较;张文远斩杀太史慈也是一出戏,是罗贯中特意安排的,但久而久之,许多人却当真了。历史上的张辽与太史慈没有战到一起,但两人的结局却是很相似。史料记载,二人都是因病而亡,老罗都安排他们被箭射死。这好理解,二人因病身亡在先,老罗安排在后,就老罗移花接木的本事,把他二人都安排成被箭射死很简单,不算巧合,也不犯难。

但是否还有深意呢?01太史慈之死太史慈(166年-206年),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卒,享年四十一岁。这就是史料关于太史慈死亡的记载。太史慈也算是江东数一数二的猛将,其死亡的情况没有更多的史料记载,据此分析,可能是病逝。临亡之时,太史慈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持三尺长剑,以升于天子阶堂。

如今所志未从,奈何却身先亡。“其子太史亨嗣任,历任尚书、吴郡太守,官至越骑校尉。太史慈壮志未酬身先死,令孙权十分痛惜。在《三国演义里》,罗先生不忍心一世英雄如此寂寥的死去,就安排太史慈与曹操的五子良将之首张辽大战了一场。建安十三年(208年),在太史慈病逝两年后,孙权与张辽在合肥大战一场,老罗安排太史慈与张辽单挑,大战七十回合不分胜负。

随后,太史慈献“里应外合”之计,不料被张辽识破,将计就计,引诱太史慈入城,乱箭将他射死。老罗本想让太史慈再表现一下,却画蛇添足,让太史慈丢了丑,不太高明。无论史料还是演义,太史慈之死都没有许多品味的地方,比较枯燥。02张辽之死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张辽率领八百人冲击孙权十万大军,一直打到了孙权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披靡溃败。

后又以七千之众,大破孙权十万大军,差点活捉了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就连小孩夜哭,也用张辽来吓唬孩子。”张辽止啼“,也成为了民间经典传奇。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丕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这时得病。曹丕派遣侍中刘晔带着太医前来为其医珍,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询问病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遇见。

梁章钜《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朝位居三公得病,皇帝才派遣侍中、黄门问病。张辽并没有位列三公,而曹丕遣侍中问疾,可见受魏文帝宠爱的程度。”张辽久未病愈,曹丕派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车驾亲临,握着张辽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都来送御膳。病情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屯军驻地。此时,孙权再度反叛,曹丕派遣张辽乘舟,与曹休到海陵临江驻防。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太史慈  单挑  166  这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