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公孙胜?

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公孙胜

《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原本是一个牛鼻子老道,为人刚勇、强横、猛烈、暴躁。他不仅剑法高超,还通晓阴阳八卦、识五行运转、观天象、降妖邪。师父罗真人是位神通三界、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载的世外高人。公孙胜是一个非常有正义感的人。劫取生辰纲就就是看不惯梁中书给他岳父送的十万贯金银珠宝,而这些钱财都是他们从百姓手中搜刮来的。

劫走这笔钱后他才上的梁山,上梁山之后,他的地位在宋江、卢俊义和吴用三人的下面,排名第四,虽说排名是在吴用的后面,但其实他和吴用均是宋江的左膀右臂。而吴用的本事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他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聪明才智,而公孙胜既然可以和他并称,这也就说明公孙胜的智商也是很高的。当初,宋江等攻打高唐州时为高廉妖法所败,只得再请公孙胜下山相助。

公孙胜大破高廉的妖法,从此与梁山泊英雄为伍。宋江派史进攻打芒砀山,史进首战不利,公孙胜过后赶到,摆下八阵图,破了樊瑞的妖法,收服樊瑞等。公孙胜也是梁山泊掌管机密的军师,随众好汉接受朝廷招安、征伐辽国,旋即讨伐田虎。田虎的军师乔道清以妖法打败梁山好汉,公孙胜道高一尺,破了他的妖法,把他收服,梁山好汉才能顺利消灭田虎。

水浒传公孙胜比军师吴用还厉害为什么却得不到宋江重用?

说公孙胜比吴用还厉害,本人不认同这个观点。至于得不到宋江重用,更是不靠谱的说辞。事实上,他在梁山先期坐第三把交椅,后期坐第四把交椅,这两个位置也都不是军师的名位。说到底,他充其量就是个法师。另外,公孙胜和吴用两人的能力水平,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有以下几点可以说明:一、公孙胜的长处是法术,不是运筹帷幄的军师。

智取生辰纲,公孙胜只是提供了一个信息。其它过程都是吴用在主导,包括设计让白胜假扮卖酒作掩护,包括去石碣村请来阮氏三雄,从人员调配到计划实施都是吴用一手操办。公孙胜的特长只是法术,在智取生辰纲中,他没起什么具体作用。也正是由于他具备这个特长,上梁山后,他自然而然地坐上了第三把交椅。可以说,这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局面,并不代表他具备军师的素质。

二、绝大多数战役都是吴用在设计,公孙胜只是施展了两次法术。1、智取大名府,宋江患病根本没出征。吴用调配了十路人马,从战役开始到结束,都是吴用一人在运筹指挥。2、三打祝家庄,攻陷曾头市,三山聚义打青州,两赢童贯,三败高俅,智赚卢俊义,火烧翠云楼等等,都是吴用在策划设计。3、公孙胜只是在攻打高唐州和北伐辽国时,分别施展法术,破除了高廉的神兵天将和辽国的混天象阵法。

除此之外,再无建树。两相对照,公孙胜在能力、水平,功劳上,与吴用根本不成比例。三、宋江上山后,公孙胜并没有在山上呆几天。宋江被晁盖带人从江州法场劫上梁山,在山上坐的是第二把交椅。这时公孙胜便提出下山探母,三五个月便可返回。结果,他一去不返。等到攻打高唐州为破除高廉的法术,只好派戴宗和李逵下山去寻找。所以,这根本就不存在宋江重不重用公孙胜的问题。

而是他自己长期脱岗心不在焉的问题。当北伐辽国结束,南征方腊之前,公孙胜又飘然而去,再无踪影。所以这个公孙胜在梁山就是打了两次酱油,再也没有什么功劳。也就更谈不上重用的问题了。结语:综上所述可以说明,对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来说,公孙胜与军师吴用差得很远,他既不具备军师的素质,也没发挥多大的作用,更不存在是否重用的问题。

你对《水浒传》中公孙胜的印象如何?作者塑造公孙胜这一形象有何深意?

俗话说得好:官逼民反。如果连不问世事的道人都参与进来了,你可想社会的治理和没落到了什么程度。 我们对《水浒传》中的公孙胜大概一些了解,水泊梁山按资排位,第四位,为天闲星,外号入云龙。什么是入云龙,龙本来就是神秘物种,如果在云里,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所以,全书只在前面篇章见到他,后面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其实公孙胜武功等级不高,为什么排第四位,多半这个排位思想或主意,也与他脱不了干系。 我认为,《水浒传》一开始,讲出了道教与一百零八位的关系,借道教宣传因果报应论。我们知道封建社会每个朝庭都要借佛教或道教来给自己政治合法化,每个皇帝都是真龙天子,是代表天庭管理人间的。作为宋江不可能不知道,这一手的厉害,所以,入云龙公孙胜其实作用是给起义军的心理按摩作用。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公孙胜  qq  水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