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与之而来面对的问题是,劳动强度加大不说,生产效率低下,一天下来造一根,运气好也就两根炮管子而已。当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了难题就得想办法,人还能被尿给憋死吗?后来咱研制出了滑轮吊锤,镗孔机等等的设备,这才将生产效率给提高了。当然咱各个根据地有各个根据地的法子,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吗?您比方说晋绥根据地,造这炮管子使用的熟铁,强度不够厚度来凑。

还有些根据地用弹花机,榨油机的轴来制作炮管子。这炮管子解决了,掷弹筒能制造了,可这炮弹也成了问题。这炮弹的制作过程咱就不说了,就说这炮弹打出去的效果,一开始那叫个不尽人意。咱这炮弹打出去之后,不像通常的炮弹弹头在前,炮弹屁股在后头的,咱是翻着跟头往前飞,看着都让人心痛。这种飞行方式,打不远就不说了,他还打不准,而且这要是落地的时候,弹尾落地就没法撞击到触发引信,炸弹还炸不了。

咋整?后来没法子,这炸弹就改成了时间引信,炮弹这么一打引信就着了,五秒之后,不管落地没落地,他一准就炸。爆炸率提高了,咱还得解决炮弹的飞行姿势,不然你打不远打不准他也是个致命问题不是?后来这炸弹咱给增加了尾翼,好家伙这炸弹一下就能飞五百米的距离,相对之前那翻跟头的炸弹提高了二百米的射程。当然了,就算是这样,咱八路军生产的炮弹质量依然不如日本人的,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咱的条件就在哪里摆着呢?不过条件是死的,脑子是活的,咱得先从无到有,迈出这一步,之后再用土办法,看看怎么弥补。

您比方说,日本人那掷弹筒有调节杆,咱做出来的调节杆用个三五次之后就变形给卡死了,最后咱就把这调节螺杆直接给去了,用仰角的大小来代替。尾翼焊接咱没条件,用土办法把尾翼用绳子绑死了,焊缝用硼砂和铜片垫上,接着用细煤泥裹上直接烧,把铜片烧化了,也就把尾翼给焊在了弹壳上了。咱用这些个土办法,直接就把这射程又提高了四百五十米,达到了九百五十米,都超过了日本人的掷弹筒。

爆开的破片也从一开始的二十到四十片,发展到了二百片。您都不知道,咱后来还研制出了榴弹枪,这玩意远远的瞅和一挺轻机枪也差不多,有两脚架,还有准星缺口等瞄具,但走进跟前您就会发现,那枪管子老粗了,口径就有二十毫米。您别咧嘴,小编知道您想说啥,因为世界公认的第一支榴弹发射器是美军的M79榴弹发射器,这东西是二战结束后生产的。

迫击炮为何对步兵有极强的杀伤力?

迫击炮是战场上一种轻型的曲射火炮,实际上它的杀伤力并不如那些大口径的重炮高,但迫击炮是一种对步兵相当有威胁的武器,因为它是一款曲射武器,而且离前线足够近,威力还相当大。毕竟都是薄皮大馅的东西,打比方说,一门105榴弹炮,战斗部装药大致2公斤多,而一门120mm的迫击炮差不多也是这个数(现代一些炮弹为了远程会减掉装药)。

例如二战苏联的PM38 120mm迫击炮,德军也仿制了这款武器(Granatwerfer 42),它的装药量达到了3.1公斤,已经超过105炮了;就算小口径的迫击炮,装药量也超过一般防御手雷了,被它们轰炸当然痛不欲生。普通口径迫击炮射程往往不超过7公里,甚至多在5-6公里左右,某些近的只能打2公里不到,大口径的迫击炮打的稍远,基本也在5-12公里左右。

这种射程决定了,迫击炮只能是一种前沿火线支援武器。但正因为它活跃在火线上,这为对方步兵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遇到重炮的时候没话说,防炮、撤退、找掩护,而遇到迫击炮时,却总是伴随着敌方的进攻,或者你正在进攻敌方,士兵们必须冒着迫击炮的炮火展开战术,而又因为前沿士兵的引导,迫击炮火总是打到人员密集又关键的位置上,造成极大的损伤。

因为直面着迫击炮这种战术炮火,士兵们付出了相当多的鲜血,然而除了炮火压制反制外,偏偏又拿不出什么特别好的应对方法,有时候迫击炮布置的相当分散,连压制都无法起到好效果。尤其是那些遭遇到迫击炮也很难反击的轻步兵部队,迫击炮简直可以成为统治战场的工具,形成粉碎一切战术、压制一切火力的大杀器。只要超过2公里,狙击枪、机关枪便无法进行攻击,而迫击炮却可以随时将弹药砸进人堆里。

 3/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弹弹  手游  神器  腾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