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碰见一个缺智商的书生王伦,因为自己本事低微,碰见个比他强的就提心吊胆,你说,林冲火大不火大:在这样的处境之下,林冲那个捉急啊,王伦只要在山寨当老大,他林冲就绝不敢把自己的娘子和丈人接上山。果然,一干掉王伦之后,很快的,书中就出现这么一句话:林冲见晁盖作事宽洪,疏财仗义。也就是晁盖这人可以的,林冲放心了,于是马上想起要把老婆接上山。

结果呢,让人下山打听之后,才知道林娘子不久之前,已经在高衙内累次逼亲之下,自绝于世了,他的丈人也因此病故了。还真都是王伦给害的。那时林冲泪如雨下:之前休妻,是不得已为之,为自己,也为林娘子谋求一条活路,哪怕林娘子嫁给高衙内,好歹活着。林冲的老黄牛属性是非常根深蒂固的,他就是想活着,活下去,即使在野猪林,董超、薛霸棍棒高高举起了,林冲依然泪如雨下求着他两放过自己。

水浒王伦被杀后,杜迁,宋万二人命运如何

王伦被林冲手持利刃揪住后,杜迁宋万和朱贵就在旁边。王伦见势头不好,大声喊道:我的心腹在哪里——按理说,杜迁宋万朱贵都是他的心腹,哪怕平时和王伦关系一般,也毕竟是上下级关系。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作为内部人,如果王伦被杀,他们也就成了没娘的孩子,岂能眼睁睁看着王伦被杀。可就在这节骨眼儿上,只见吴用把胡须一摸,晁盖和刘唐便上前拦在了王伦面前。

阮小二拦住了杜迁,阮小五拦住了宋万,阮小七拦住了朱贵。公孙胜这个道士在一旁敲边鼓,虚头巴脑地念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吴用假意拉住林冲,说得更直接:林教头不要火拼!这等于在告诉林冲,赶快动手,否则夜长梦多——说时迟,那时快,林冲手起刀落,王伦的人头就滚落在地上。此情此景,杜迁宋万朱贵都心如明镜,这个瞬间如果他们有一点反抗动作,自己的人头也就追赶王伦去了。

他们唯一的反应,只能是跪倒在地,齐声喊到:愿随哥哥执鞭坠镫——于是,在林冲的主张下,所有人员做了如下安排:1、晁盖取代王伦为山寨之主,坐头把交椅。2、吴用作为军师,坐第二把交椅。3、公孙胜为法师,坐第三把交椅。4、林冲坐第四把交椅。5、刘唐坐第五把交椅。6、阮小二坐第六把交椅。7、阮小五坐第七把交椅。

8、阮小七坐第八把交椅。9、杜迁坐第九把交椅。10、宋万坐第十把交椅。11、朱贵坐第十一把交椅。也就是说,林冲原先坐的第四把交椅(名列王伦杜迁宋万之后)并没有改变,只是前面的三位换了新人。杜迁宋万朱贵这三位元老,只能屈居于最后三把交椅。但他们也无话可说。毕竟保住了脑袋,已经是不错的结局了。再往后,山寨逐渐添人进口,从当初的十一人,很快发展到108人。

当梁山英雄排座次时,不知怎么搞的,宋万竟排在了杜迁前面:宋万,名列步军将校一十七员中的第十位。杜迁,名列步军将校一十七员中的第十一位。朱贵,依然干他的老本行,在南山开酒店。待到南征结束,杜迁宋万和朱贵,分别都战死在沙场,结束了他们波澜曲折的一生。这就是杜迁宋万和朱贵这三位昔日王伦手下的命运。千秋功罪,任由后人评说!。

从企业管理角度,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王伦?

感谢邀请。首先说观点,王伦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后来梁山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王伦管理的梁山,算不上集团,充其量就是个小微企业,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1、找准定位,别盲目扩张。小微企业实力有限,不清楚自己的定位而盲目扩张,必然会陷入资金链短缺直至断裂的困境,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小微企业抗击风险能力弱,更需要稳住步子谨慎发展。

梁山地理位置靠近东京,贴近朝廷心腹,如果盲目扩大势力,势必引起朝廷关注,加以剿灭,低调发展保持规模不失为发展良策。2、控制人员编制设置合理的人员定额。神仙多了好打架,头领多了好扯皮。梁山虽大,盈利能力有限,过多的人马招入企业,不利于企业的持久发展,就这么大的一个梁山,七大姑八大姨全往山里领,山里给编制发工资,坐吃山空,迟早入不敷出想出路,宋江当董事长后急慌慌的寻求招安,也是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对于《水浒传》中梁山寨主1.0王伦的处世之道和结局怎么看?

晁盖、宋江都曾做过梁山寨主,但说起来,他们只能算第二、三任寨主,第一任寨主是白衣秀士王伦。准确来说,王伦和杜迁等人开辟了梁山,他们还打造三大关、修建房舍等,为梁山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另外,当时所有山头中梁山实力最强,有王伦、杜迁、宋万和朱贵四位头领,以及五七百小喽啰。后来,晁盖、吴用等人上梁山,王伦拒绝,林冲愤怒之下杀了王伦。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王伦  qq  水浒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