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历代王朝通常都会搞一些“禅让”的把戏,就算不搞“禅让”也会搞一些“神话游戏”、强调自己是“天命所归”。因此,要想让自己“合法”,他们就必须认可曹丕的行为“合法”!如果认可了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哪天前朝宗室给自己来一出有样学样,岂不是自找麻烦?再就是刘备的血统实在太不纯正了!我们不去纠结刘备到底是不是真的汉宗室,就认可他所说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

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界在哪里?汉武帝刘彻!中山靖王刘胜和汉武帝是亲兄弟,都是汉景帝的儿子。从法理上讲,光武帝刘秀把自己过继给了汉元帝刘奭,汉元帝的祖先汉武帝自然也是光武帝的祖先。从血缘上讲,光武帝的祖先是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换言之,自汉武帝起,刘备家就与后来东汉的大宗分家了!现在人们常说“出了五服不算亲”,刘备与汉献帝之间别说是出了五服、十服恐怕都不止了……就算曹魏政权不“合法”,汉献帝还有亲生儿子、东汉的大宗还有近支,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出了几十服的刘备!不要觉得这没什么,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这是有重大意义的。

如果这样一支小宗旁支都能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那么理论上王朝的所有小宗都可以成为皇帝,不是吗?只要把现任皇帝给杀了就是了……这对于一个王朝意味着什么?内乱之源!因此,就算抛开所谓正统传承的问题,就冲这个现实原因,历朝历代也不可能认可刘备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晋如何定位蜀汉政权晋王朝的“合法性”来自哪里?晋武帝司马炎偷师曹丕的“禅让”游戏。

司马炎有样学样,让魏元帝曹奂把他祖上在汉献帝身上玩得那一套对自己原封不动走了一遍,这就是晋王朝“合法性”“正统性”的来源。换言之,如果晋不承认曹魏是正统,自身自然也不是正统。因此,就算历朝历代都不认可曹魏的正统地位,晋也必须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一点在晋王朝编纂的官方正史《三国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

《三国志》虽然分为了《魏书》《蜀书》《吴书》,看似将三家并列了。但是,其内容一目了然,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三国志》中,曹魏帝王的记录被称为了纪,也就是太史公当初创立的本纪之意,如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那么,《三国志》给刘备和孙权的待遇是什么呢?传!如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传自古以来都是给臣的待遇,仅此一字,晋王朝对刘备的态度立现!除此之外,《三国志》对刘备的称呼也应证了这一点,书中只称刘备为先主而不是昭烈帝,何意?他是蜀汉政权的主人,但不是皇帝!换言之,晋王朝比唐王朝走得更远,唐王朝至少还承认刘备是帝王,晋王朝却只承认他是主!主是个什么概念呢?北宋初年,南唐皇帝李煜自降身价、对宋称臣时,上表宋廷用的自称就是“江南国主”。

主其实就是对割据政权最高首领的称呼,不知道诸位明白陈寿的意思没有呢?综上所述,刘备虽然在成都称帝而且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但是自晋王朝开始,大概除了刘宋等少数王朝,没有几家认同蜀汉政权是正统王朝的!刘宋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毕竟曹氏陈留王在刘宋依然是存在的。客气一点的王朝,勉强还把刘备算作了皇帝,只是不认同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将其纳入了割据政范畴。

邓艾是一代军师奇才,为什么死的那么窝囊?

邓艾之死,原因特别复杂,我试着梳理一番,把前因后果说清楚,讲明白。1、功高震主,独断专行邓艾是三国晚期最出色的将领、灭蜀之役的头号功臣,在伟大的胜利面前,在巨大的荣誉面前,他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正悄悄临近。“功高震主”者多半没有好下场,你有灭掉一个国家的能力,当权者怎么放心?兔死狗烹、鸟尽弓藏,与其寄希望于遇到光武帝这样不杀功臣的名君,还不如急流勇退,求田问舍以保平安。

然而,邓艾并没有急流勇退的决断。不仅如此,他的所作所为,已经远远超出一名将领的权限范围。在灭蜀之战中,邓艾本来是配角,任务只是牵制姜维兵团。邓艾千里跃进的奇袭战,并非出于朝廷的计划,而是他自作主张的结果。灭蜀之后,邓艾更是独断专行,自作主张授蜀汉后主刘禅为骠骑将军,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其余蜀汉官员都成了邓艾的部下。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邓艾  孤军深入  阴平  偷袭  黄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