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听后说自己要亲自去找寻赵云,如果撞见,就一枪刺死他。于是张飞不顾刘备的劝说,带领手下二十余骑来找赵云。不过我们看张飞去寻找赵云的过程,就会发现是虎头蛇尾的。张飞并不是按照他说的,带领部下冲入曹营,来寻找赵云,而是带领这部下来到长坂桥就停止了行动。他让部下在马尾拴上树枝,在桥东的树林中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

张飞本人则立马在长坂桥上,向西观望。二、嫉恶如仇的张飞。如果赵云背叛了刘备,张飞是必然要找他寻仇的。张飞此人是非分明,嫉恶如仇,他最看重兄弟间的情谊,也同样最仇恨背叛。当年徐州兄弟失散,关羽来到了曹营之中,在白马斩颜良诛文丑,回报曹操的恩义。但是这件事也引发了张飞对他的误会,认为他卖主求荣,不讲信义。

于是在古城相会的时候,张飞面对迎来的关羽举矛便刺。他对关羽大肆兴师问罪,指斥关羽的不义行为。关羽为了表明心意,斩杀了蔡阳,这才解开了这场误会。在得知真相后,张飞方才大哭参拜关羽,与他相认。对兄弟情义如此看重的张飞,对赵云自然也是一视同仁。赵云在公孙瓒之时就与刘关张相识相知,用关羽的话来说,就如同大家的兄弟一般。

如今糜芳言之凿凿,说赵云背叛刘备投奔了曹操,张飞怎么会不火冒三丈呢?正是对赵云有着深厚的兄弟情谊,才使得张飞一定要追讨背叛的罪责。张飞的武艺与赵云不相上下,他没有必杀赵云的能力。但是如同当年对待关羽一般,张飞就算是千难万险,也绝不会放过背信弃义的叛徒。这正是张飞所说的撞见赵云后,一枪刺死他的原因。这虽然是一句气话,但也表达了张飞的心情和誓言。

三、张飞追寻赵云的真实意图。我们看张飞追寻赵云的过程,这中间就出现一个疑问,既然是张飞要找赵云寻仇,为什么走到长坂桥就不走了?那他找赵云不就成了一句空话,更不要说一枪刺死赵云了。那么,张飞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其实此时的张飞早已经不是古时的张飞了。在张飞来到荆州后,有徐庶、诸葛亮的言传身教,让他明白仅靠武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作为一员成熟的武将,要智勇双全才行。因此,张飞开始学会动脑,形成了粗中有细的性格。在此后的作战中,我们可以看到张飞多次使用计谋,出奇制胜的军事行动。在张飞离开刘备去追寻赵云的时候,刘备就多次阻拦。刘备出于对赵云的了解,根本不相信赵云会背叛自己。在正史中说到这件事时,刘备甚至把手中拿着的手戟投向报告人。

在张飞离去时,刘备还拿当年关羽的事情提醒张飞,自然会对张飞的心里有所触动。这样,张飞的这次追寻赵云的举动,就有着特殊的目的。张飞经过思考,也认为赵云背叛刘备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张飞认为有必要去探察一番,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好准备。张飞的心中,有着两个方案,分别对应为赵云是否投降了曹操。如果赵云投降了曹操,他肯定会带领曹军跟踪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张飞就有了与赵云交手的机会。在两虎相争的情况下,张飞一定会拼尽全力,和赵云决一生死。在这场决斗中,张飞真的可能有一枪刺死赵云的机会。如果赵云没有投降曹操,他的行动肯定是有自己的目的。虽然张飞不知道赵云的目的,但是他可以肯定赵云的行为对刘备是有利的。他就有帮助赵云断后,保护他脱离战场的义务。

这样一来,无论是哪种情况,张飞都要与曹军一战。这才是张飞在长坂桥停下来的原因。长坂桥地形有利,张飞在设下疑兵,防止曹军强行渡河后,独自镇守桥头。张飞凭借自己的勇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抢先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如果赵云投靠曹操,就在这里与他决一死战,如果赵云没有投靠曹操,撤退而归,张飞就在此接应,为他断后。

事实果如张飞所料,在此后他得到了确切消息,赵云并不是背叛了刘备,而是去就刘备的家眷了。于是张飞便把自己的任务变为接应赵云。在赵云怀抱刘禅冲出重围的时候,张飞伸出援手,救下了处于危难之际的赵云。在此后,面对曹操的众多名将和大军,张飞在桥头三声大喝,吓得曹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至此张飞完成了断后的任务,安然返回刘备那里。

从整个事件的过程,我们看到张飞智勇双全的行为,如果没有他的独断专行,刘备一行人很可能再次遭遇不测。当时赵云去救刘备家小,并没有向刘备报告。如果没有张飞在长坂桥布置疑兵,预做准备,赵云很难甩开曹军追兵,回到刘备那里。更可怕的是,如果赵云把追兵引到刘备那里,没有准备的刘备一行人就难逃被曹军再次追杀的结果。

因此,张飞在长坂桥的行动,与其是说为了追寻赵云,不如说是为了刘备断后,实际上张飞也圆满地完成了这个任务。结语:在长坂坡之战时,张飞得知赵云去投奔曹操的消息后,十分生气。他带领手下的二十余名骑兵去追击赵云,还扬言要一枪刺死赵云。其实张飞说的是气话,他对兄弟情义看得很重,自然对背叛的人恨之入骨。不过张飞粗中有细,他在长坂桥停留下来,并没有冲入敌阵。

这是因为张飞对赵云的行动有了预案,相对于惩罚背叛者,大家的安全更为重要。张飞主动担负起断后的任务,如果赵云背叛,就在长坂桥与他决一死战。如果赵云没有背叛,张飞就接应他返回,迎击曹操的追兵。张飞把长坂桥选为战场,先行占据了战场之利。结果一切没出张飞所料,他解救了赵云,同时也成功完成了断后的任务。这一次张飞虽然犯了拆断桥梁的错误,显得使用计谋有些瑕疵。

赵子龙武艺高强,曾单骑救主威震穰山。长坂坡之战,张飞为何敢追过去要一枪刺死赵云?

答:赵子龙在穰山之战也尽显战神风范,但其精彩程度和影响力都远远不及长坂坡之战。在穰山之战中,赵子龙挺枪跃马,单骑护主,杀开了一条路,突然遇上了恶狠狠杀来的许褚。这许褚头天曾与赵云恶战了三十回合,胜负未分。这次血红着眼地扑向赵子龙,显然是有备而来,是要玩命来了。又兼背后有于禁、李典杀来,更加有恃无恐。而赵子龙一方面要护刘备,一方面是要以一敌三,凶险异常。

刘备在虎牢关前有搦战吕布的勇气,那是有二弟关羽和三弟张飞在罩着,这会儿看见许、于、李三人犹如要吃人的凶神恶煞杀来,自己那几招三脚猫哪里还使得出来?他能给赵子龙的最大支持,就是拼命逃走,好减轻赵子龙的后顾之忧。但是逃到深山僻路,虽得刘辟、孙乾、简雍、糜芳等人围聚,但高览杀来,刘辟瞬间被高览一刀砍于马下。

刘备两头无路,死的心都有了。幸好赵子龙摆脱了许、于、李三人,飞骑赶至,一枪就捅翻了高览。特别补一下,高览是河北四庭柱之一,曾和许褚大战,不分胜负,武力指数和许褚同一级别,却被赵子龙一枪结果,虽说是冷不防中枪,死得有点冤,但也彰显赵子龙马急枪快,奔袭杀人技一流。这还不算,赵子龙又单枪匹马,杀散后面追兵,再到前军独战拦住去路的张邰,大战三十合,把张郃杀败,与关、张合兵攻下山隘。

长坂坡之战,七进七出,对敌将予求予取,连杀死曹将五十多员,战斗力更是恐怖到了极点,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这两场恶战中最能体现赵子龙的耐力。他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来回冲杀,持续恶战上一整天。另外,他不仅在穰山秒杀高览,也在长坂坡之战连秒淳于导、夏侯恩、晏明等将,即突袭手段不输关二爷。老实说,张飞曾经三战吕布,并曾与吕布独斗上百合还不显败象,此外还战平过马超,打败过许褚、徐晃、夏侯渊、张郃、张辽、高顺、纪灵等人,但主要赢在体力上。

即单论耐力,张飞可能不输赵子龙,但在突袭战方面,应该不如赵子龙。他听了假情报,以为赵子龙降曹了,一时怒急攻心,扬言说:“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但也不敢大意,带了二十多个随从到桥上张望。也就是说,张飞是个莽夫,遇上强敌,打不过也要打,但多带了二十多个随从,一方面显得他粗中有细,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也清楚,若论和赵子龙单打独斗,他并没有胜算。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救主  单骑  赵子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