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道理讲,航空母舰每隔3-5年就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必要时进行大修。但是俄罗斯因为经济问题,从1991年服役后到2018年一直没有进行过像样的大修保养,期间所进行的大部分是基本维护和维修,所以其老化程度远远比计划中的要快。直到2018年,“库兹涅佐夫”号才换上了新的锅炉,此时距离服役已经达到28年。

2018年10月30日,正在摩尔曼斯克州萨福诺沃第82修船厂的第PD50号浮船坞大修的“库兹涅佐夫”号遭遇浮船坞塔式的吊舱倒塌,造成飞行甲板受损。此次事故后,“库兹涅佐夫”号航空母舰的重新服役无限期延长。去年12月,“库兹涅佐夫”号又发生火灾。可以说,经济能力不行的俄罗斯对于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的维护是有些力不从心,近些年来大量老舰直接退役报废,“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核动力巡洋舰升级改造已经持续了6年,仍然没有重新服役。

像航空母舰这种大型军舰的维护能拖就拖,能不换就不换,时间久了就变得性能退化。而“辽宁”舰虽然说2012年才服役,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中国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经济实力。也就说“辽宁”舰可以按时保养,按时大修,任何问题都可以立即得到解决,不需要因为没钱更不会把海水直接灌倒锅炉里。在建造了“辽宁”号之后,中国又独立建造了“山东”号航空母舰,基本已经吃透这一类型的航空母舰建造技术,这更是目前的俄罗斯所不具备的。

乌军为何眼睁睁地看着马里乌波尔陷落,而不去救?

马里乌波尔是纳粹亚速营的主要盘踞地,还有美帝和英国的高级军官顾问团,要说这样的军事重地乌军不想去救绝对是假话。以当前的形势来看,乌军想去救援却无能为力,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马里乌波尔陷落。1、俄乌战争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俄罗斯已经失去了快速赢得胜利的最佳时机,只好改变战术,采用了《孙子兵法》中的围魏救赵战略。

乌军在失去了制空权的形势下,根本就不敢贸然前去救援。一是怕落入围点打援的陷阱里,二是怕成了俄空中力量的炮灰。2、战争表面上是双方的军队在交锋,而实际上消耗的是国内的经济。俄乌战争持续这么久了,两国的内耗是非常严重的。拿国家软硬实力来说,乌克兰要弱俄罗斯太多了。就算得到了欧美部分国家的支援,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3、泽连斯基再浑,也明白欧美国家援助乌克兰的目的。那就是把乌克兰打烂了再重建,并期望从中捞到相应的好处。只有乌克兰人民盼望早日结束战争,重建家园。经过了此次战争,谁不明白战争持续得越久,战后重建就越艰难。要想战争早日结束,不救马里乌波尔乃上策。朋友,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谢谢。朋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敬请关注@行走天涯解读人生。

如果当年邓世昌驾驶的是定远舰,有可能成功撞沉吉野吗?为什么?

如果邓世昌驾驶的是定远舰,那么根本不会去撞击吉野或者其他任何一艘日本战舰,自然也不会撞沉对方。首先要说一下,虽然传统说法上认为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试图撞击吉野,但是在中途被日舰炮火击沉。不过根据现在对战场态势的复原,有观点认为邓世昌实际要撞击的日本旗舰松岛,并非吉野。暂且不讨论邓世昌究竟想撞击哪艘日本军舰,他采取如此冒险的攻击方式并非因为莽撞,而是无奈。

根据日方松岛、高千穗两舰在战后提交的战斗报告看,他们都提到了致远在发起撞击前,舰体就向右侧大幅倾斜,显然已经受了重伤。考虑到此时致远舰正面是日本海军的本队,而后面则是第一游击队,致远舰实际是处在战场的最中间,被日舰所包围。这种情况下致远显然无法安全退出战场自救,因此很可能是因为舰体重伤,难以继续战斗,邓世昌才决定做最后一搏,向日舰发起最后的冲锋。

致远舰只是一艘防护巡洋舰,防护能力有限,而邓世昌又一直坚持战斗,致远舰受到重伤并不奇怪。但是如果邓世昌指挥的是定远舰,定远有一个厚重的铁甲堡,对于要害部位可以提供有限防护,实战中定远的装甲带中弹11枚,都没有击穿铁甲,因此并不会出现像致远舰那样重伤需要抢救的困境。而撞击战术虽然是北洋水师在设计中考虑的一种必要战术,但是随着火炮技术的提高,撞击战术运用的可能在逐步降低。

邓世昌有没有注意到这种趋势不得而知,不过他在北洋水师中不仅以豪勇著称,而且治军严格,致远舰的射击技术在北洋水师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以1889年北洋水师的实弹射击校阅为例,致远和姐妹舰靖远在相同时间内主炮分别打出了13发和9发炮弹。致远水兵操作火炮的速度明显要强于靖远。如果邓世昌一直指挥定远舰,那么肯定一样会注重定远舰上官兵的训练,炮手们的射击能力也会很出色。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战斗舰  亚拉巴马  濒海  下水  舰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