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号战列巡洋舰被俾斯麦号一炮干沉,它的防护到底存在什么缺陷?

这个问题我来谈谈!(长文预警)1941年5月24日丹麦海峡一战中“胡德”号被“俾斯麦”号一发入魂,三分钟内轰然沉没,全舰1400余人仅3人幸存,这一战例可以说是钉在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的棺材板上的最后一颗钉子,继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3艘英国战巡的爆沉后,“胡德”号再度证明了战巡在参与主力舰交战时的脆弱性,凸显出防御上的不足,那么“胡德”号的装甲防护是什么水准呢?其致命缺陷在何处?笔者就简单谈谈这个话题。

在建成后的20年间,“胡德”号一直是皇家海军最强大的战舰和象征,被誉为“俊美的胡德”。“胡德”号是英国海军于1915年为了应对德国海军的马肯森级战巡而设计的海军上将级战巡的首舰。马肯森级装备8门350毫米舰炮,航速28-30节,为了能够压倒对手,英国海军要求海军上将级装备与伊丽莎白女王级相同的8门381毫米舰炮,航速要达到32-33节,这两项硬性指标使得装甲防护上的操作空间就相当有限了。

“胡德”号的设计在日德兰海战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并且在海战当天开工建造,其装甲防护以战前设计的“虎”号战巡(垂直装甲229毫米,水平装甲76毫米)为蓝本加以改进,其舷侧主装甲带甚至减薄至203毫米,通过新颖的外倾12度的设计提高等效防御力,以弥补装甲厚度减少带来的损失。正在舾装的“胡德”号,受日德兰海战的影响,该舰一度停工,并在建造过程中加强了装甲。

日德兰海战中战巡部队的惨烈损失让英国海军意识到战巡在设计上的重大缺陷,紧急叫停了“胡德”号的建造,并着手改进设计,重点就是强化装甲防护,但其停工时间并不长,在三个月后就复工,所以基本是边建边改。为了节约时间,英国海军并没有对其防御结构进行重新设计,仅是在原始设计基础上增加装甲厚度而已,所以将“胡德”号视为“后日德兰”型主力舰并不确切,其基本设计依然是“前日德兰”型。

到1916年底改进设计完成时,“胡德”号的装甲重量增加了5100吨,达到13550吨,设计排水量增加到41200吨,装甲重量的占比达到33%,这个数值在英国海军主力舰当中算是相当高的。作为对比,当时英国海军最强的伊丽莎白女王级的装甲重量为8600吨,约占设计排水量27500吨的31%。可见,英国人对于强化“胡德”号还是下足了工夫的,不惜损失2节的航速指标。

“胡德”号舰体装甲结构截面图,注意其分为三段的舷侧装甲带。“胡德”号装甲布局侧视图,其中绿色部分为305毫米以上的装甲,黄色部分为178毫米中部装甲带,红色部位为127毫米装甲。经过改进后,“胡德”号的舷侧装甲带厚度增加到305毫米,算上外倾12度,其防御能力接近伊丽莎白女王级的330毫米垂直装甲,但是其舷侧装甲带延续了分段式结构,其305毫米主装甲带仅布置于水线附近,在其上方的中部装甲带为178毫米,上部装甲带为127毫米,此外,舷侧装甲带向舰首和舰尾都有一定的延伸。

在水平防护方面,“胡德”号在各层甲板上都敷设了一定厚度的装甲,艏楼甲板为44~51毫米,上甲板在弹药库上方为51毫米,其他部位为19毫米,主甲板在弹药库上方为76毫米,其他部位为25毫米,并在两侧通过51毫米的倾斜装甲与主装甲带下缘相连,下甲板在推进轴上方为76毫米,在弹药库上方为51毫米,其他部位为25毫米。

“胡德”号的炮塔和炮塔基座也拥有279~381毫米的重甲。英国海军对改进后的“胡德”号装甲结构模型进行了实弹测试,发现381毫米炮弹可以穿透178毫米的中部装甲带和51毫米的倾斜装甲直达弹药库,因此将前后弹药库的水平装甲提升到127毫米~152毫米,但是没有做进一步的火力测试。英国海军对“胡德”号装甲结构模型进行实弹侧视的报告草图,表明381毫米穿甲弹可以通过击穿中部装甲带或多层水平装甲命中弹药库。

如果以一战时的标准衡量,“胡德”号的装甲防护其实已经达到了战列舰的水准,在部分装甲指标上甚至超过了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所以有的历史学家认为“胡德”号应该归入快速战列舰,而非战列巡洋舰。但是“胡德”号的防护设计依然延续了传统的“全面防御”理念,除了在重点要害部位敷设重甲外,在很多次要位置也布置了轻型装甲,同时对水平防护不够重视,将大量的装甲零零碎碎地分摊到全舰,使得要害部位得不到足够的防护,而次要部位的轻型装甲在大口径炮弹面前形同虚设,白白浪费了吨位。

此外,尽管“胡德”号布设了上万吨的装甲,但由于其尺度形体远大于之前的任何主力舰(舰长262.1米,舰宽31.7米,满载排水量超过45000吨),需要防护的面积也大幅扩大,这也意味着摊薄了平均装甲厚度,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其装甲重量超过伊丽莎白女王级甚多,但主装甲带厚度却不及后者。“胡德”号后部舰体的装甲布局和弹药库位置,可见305毫米主装甲带只有窄窄的一条,根本无法为后部弹药库提供全面有效的防御。

后人通过研究绘制的“胡德”号爆沉的过程,“俾斯麦”号的炮弹很可能击穿了中部装甲带击中了102毫米炮弹药库,进而引爆了后部主弹药库。如果说“胡德”号在防护设计上有什么缺陷,那就是防御设计理念陈旧。到二战时期各国新型战列舰都普遍运用了“集中防御”理念,且主炮口径多升级为381毫米或406毫米。与之相对,“胡德”号除了305毫米主装甲带外,大部分要害区域对于381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炮弹都缺乏充足的防御能力。

换而言之,“俾斯麦”号的主炮炮弹在其舷侧主装甲带之外的其他区域都有很大几率命中弹药库和轮机舱等要害部位,给“胡德”号造成致命伤害。不过,在丹麦海峡之战中,“胡德”号其实并没有直接击中主炮弹药库,目前普遍接受的爆沉原因是位于X炮塔前方的102毫米副炮弹药库中弹起火爆炸,波及到主弹药库,导致更大规模的殉爆,而击中副炮弹药库的炮弹很可能击穿了178毫米的中部装甲带。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下一页

文章TAG:战斗舰  亚拉巴马  濒海  下水  舰队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