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白天冲锋,苏军新装备的“波波沙”冲锋枪就是小型机枪,人手一把,把冲锋的日军打得尸横遍野。苏军还安排了大量狙击手,他们时不时一声冷枪就报销一个日军,搞得阵地上的日军躲在地下不敢出来。最大规模的炮战进攻的日军陷入了进退两难、被动挨打的地步。不得已,在1939年7月12日,植田命令小松原停止进攻,原地休整。

对最近的战斗进行阶段性分析,植田得出结论:苏军炮兵太厉害。于是他把整个东北能找到的大口径炮全部拉到诺门坎,连旅顺要塞的大炮都弄来了,想和苏军对轰。单是运这些大炮和弹药,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他们可不像苏军有大量的汽车、火车,他们全靠牛拉马拽加人推。折腾好几天,终于在前线集结了82门大炮。植田又从各地把剩余的兵力调来,前线人员再次达到八万。

朱可夫也没闲着,他看出日军没有罢手的意思,就把情况汇报给莫斯科。斯大林决定狠狠打掉日军的几个师团,这样东线才能安稳,他好安心进行西线的准备。于是,朱可夫的部队升格为第一集团军,朱可夫任司令。又从国内给朱可夫调派了大批援兵,仅陆军就增加了两个摩托化步兵旅、一个机枪旅、一个坦克旅;空军从欧洲调来了六个飞行团,使得诺门坎前线的参战战机达到了581架。

朱可夫的总兵力达到12万。植田想尽快结束战斗,他不想攻到河西了,只想把河东岸的苏军打跑。从7月23日开始,炮兵开始了对苏军的炮击,但是他们的射程不够,效果并不好;苏军当然没有这些问题,他们的150大炮射程30多公里。几天炮战下来,日军消耗了全东北所有的炮弹,所有的火炮被炸的、坏的、炸膛的达到五分之四。

苏军的火炮又大、打得又远、弹药又充足,日军只要打一发炮弹,苏军十几发炮弹就打了过来,日军的炮兵指挥畑勇少将都被炸死在前线。打不下去了,几天下来,炮兵打没了,陆军死伤一片。植田看出不妙来,他知道失败是迟早的事,现在就是希望把战争的烈度降下来,也许可以拖得久一点,说不定形势有什么变化。于是关东军司令部下令:“立即停止进攻,占领东岸战线,构筑阵地,准备持久战。

”一开始信心满满的小松原也看到失败的前景,他更理解上级的意图。先停下来吧。七、朱可夫的反攻所有的准备都为了反攻战争已经打了两个多月,一直都是日军进攻,苏军防守。现在日军停了下来,朱可夫却不这么想,他理解斯大林的意图,要狠狠教训一下狂妄的关东军。为了麻痹敌人,他一面经常派出部队和日军打一些小的战斗,一面做出一副坚持到明年的样子。

日本大本营也上当了,他们看到苏军不断地进行过冬的准备,还给士兵发小册子教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断定苏军暂时不会发动大的战斗,那就明年再说。东京的大本营决定从前线抽调兵力补充到诺门坎前线,前线部队也扩编为第六军,任命原来在宜昌的第十三师团师团长荻洲立兵中将为第六军司令官,司令部就设在离诺门坎最近的海拉尔。

日军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战要拖到来年,而实际上,朱可夫在谋划着发动一场排山倒海的大反攻,他要把反攻打得完美无缺,这样,斯大林同志才能安心谋划欧洲的事情。为此,朱可夫准备了充足的兵力、武器,所有方面都几倍于日军。他的反攻兵力为南、北、中三个机械化装甲集群,中央集群从中间突破,南北集群从两翼包抄,围歼日军。

反攻的日子选在8月20日,这天是星期天,日军军官有周末逛海拉尔的爱好,那里有他们喜欢的快乐世界。日军成了待宰的羔羊8月20日5时45分,苏军的反攻开始,几百门大炮一起开火,所有飞机全部出动,一时间日军阵地成了阿鼻地狱,炸弹与炮弹齐飞、硝烟与晨曦一色。整整三个小时的火力准备,基本把日军阵地的防御摧毁,接着就是装甲集群出击,其实他们早就进入了出击阵地,到达阵地也就是一支烟的功夫。

八万日军根本就没有还击能力,他们很快就被苏军分割在一个个的包围圈中,陷入了即无外援、有无补给的境地。就是能补给,日军也没有东西补给,因为朱可夫把日军的后勤基地给炸了,现在日军的后勤基地连一发子弹都没有。这仗怎么打?这仗没法打。日军只能一次次在各自的包围圈中做决死冲击,他们的军长荻洲立兵枯坐在海拉尔的指挥所一言不发,关东军司令官植田大将还召集参谋讨论怎么办,讨论半天,只有死命冲击一条路,能活几个算几个。

 7/1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武者  乱战  小伙  偷袭  之道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