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在后来接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时,曾经毫不避讳的在外国人面前直夸对永琪的喜爱,并且直接当着已经被他秘密立为继承人的嘉庆面对马嘎尔尼说曾经想封永琪为皇太子,可惜永琪早逝。在这三人中永琏和永琮夭折不知道未来能力如何,但是相比于已经成年的永琪来说,嘉庆就要显得非常平庸了,主要是永琪太过于全能各方面还都很优秀。

乾隆在公元1773年秘密立储时还有五个儿子有资格继承皇位永琏、永琮夭折,永琪早逝,让乾隆十分悲伤抑郁。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乾隆没有考虑过继承人问题,直到乾隆三十八年即公元1773年,乾隆终于做了决定秘密立储。当时乾隆还有七位儿子健在,但是这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已经被乾隆分别过继给两位叔叔允裪和允禧为孙子,继承了乾隆这两位叔叔的爵位,所以他们俩已经自动失去了继承皇位的权利。

剩下享有继承权的五个儿子分别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颙琰、皇十七子永璘。上面说过乾隆选择继承人必须围绕着他的三位皇后之中选择,这其中永璂是乾隆第二任皇后辉发那拉氏所生,本应被立为继承人,但是辉发那拉氏当时已经和乾隆闹翻,帝后反目,所以永璂也不得乾隆喜爱,永璂其人比嘉庆还平庸,所以乾隆自然会淘汰掉他,而且永璂的寿命也很短,在乾隆秘密立储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永璂的母亲辉发那拉氏和乾隆闹翻,但是乾隆并没有废后,不过辉发那拉氏可谓是不废而废,因为她已经不得乾隆喜爱,所以这时令贵妃魏佳氏获得了乾隆喜爱,实际上成为后宫之主,在令妃去世后,乾隆追谥她为孝仪纯皇后,算是给了她名分。所以在当时乾隆心目中令妃已经是皇后了,因此乾隆想册立继承人势必会更加倾向令妃所生的两个儿子嘉庆和永璘。

永璘和嘉庆也就是颙琰都是令妃所生,但是永璘年纪当时非常幼小,所以虽然是令妃所生能得乾隆喜爱,但是年纪过于幼小也不会被考虑立为继承人。皇八子永璇举止轻浮,放荡不羁,因为他浮躁的性格,曾多次遭受到乾隆严厉的斥责,因此在所有人眼里永璇也不可能有资格成为太子。所以最后能和嘉庆争夺继承人位置的皇子只有十一阿哥永瑆。

永瑆为人宽厚,德行比较高尚,且擅长书法和文学,算是非常有才华;而颙琰平时表现比较中庸,各方面能力并不是特别出众,但是为人比较谦谨,也算深孚众望。在乾隆决定秘密立储时,所有的朝臣也都认为必定会在两人之中择其一而立。但是这个秘密一直到乾隆六十年决定退位时才真正揭晓。那乾隆为什么舍德才兼备的永瑆而立比较平庸的嘉庆呢?其实在乾隆再度秘密立储之后,朝廷群臣一度都猜测究竟永瑆和颙琰谁能胜出,因为在表面上所看永瑆和颙琰在诸皇子之中待遇是最高的两位,所以他们俩基本被外界默认为皇位有力竞争者。

那么为什么乾隆没有选择德才兼备的永瑆,而非要选择比较中庸的十五子颙琰呢?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上面所述,乾隆选择皇储势必要在他一生所挚爱的两个女人也就是富察皇后和令妃所生的孩子之中去选,富察皇后母子俱已早逝,所以那就要从令妃所生的孩子里去选了。令妃为乾隆生过两个儿子,一个是颙琰,一个是永璘。

而永璘年幼,肯定没有办法继承大统,所以中规中矩还比较能服众的颙琰就成为了乾隆心目中的首选。另一方面就是永瑆自己的问题了,永瑆确实非常有才华,工于书画,尤其是书法造诣非常深厚,他与刘墉、翁方纲、铁保并称为乾隆时期书法四大名家。但是永瑆的为人性格有点像三国时期曹操之子曹植,虽然才华横溢,心地纯善,却放荡不羁,他身上那股书生的酸腐之气非常严重,且他专攻文学,不重弓马,体质非常羸弱不堪,这些都不为乾隆所喜。

而且永瑆骨子里有着很严重的汉族儒生文人习气,这一点是最让乾隆反感,乾隆曾经为了改正儿子永瑆身上这股书生酸腐习气严厉呵斥过他,可惜永瑆比较固执,依旧故我。所以大家想一想当年曹操为什么逐渐厌恶曹植,而更加喜爱曹丕,这就是当时乾隆逐渐喜爱颙琰而厌恶永瑆的道理了,因此乾隆内心那杆天平逐渐偏向颙琰。而且从能力对比来说,嘉庆虽然平庸,但是胜在全能,而永瑆专攻文学并没有比嘉庆强哪去。

在乾隆三十八年秘密立储之后,很多人都好奇在猜测乾隆究竟是选择谁当继承人,其中属清朝的附属国朝鲜李氏王朝对此最为好奇,朝鲜史书曾经记载,朝鲜的使臣回国以后向李氏皇帝阐述永瑆和颙琰的为人,朝鲜使臣对永瑆评价是“为人恺悌,最著仁孝,但,柔而无断。”对颙琰的评价则是“饬躬读书,刚明有戒,长在禁中,声誉颇多,勤於学业,而人望所在。

 7/8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养心殿  青玉交龙纽  印玺  故宫  见证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