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上无下限、性情上无羁绊、主义上无桎梏,小人的唯一追求就是往上爬。而为了往上爬,那就可以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在关系攻略上,小人是职业选手,只要能赢就走极端;君子是业余选手,期望风花雪月就能赢。至于原因,这是立场和身份所决定的。君子在原初逻辑上是生出来的贵族二代,即君之子。所以,君子的教条都是当了君子之后的操作说明。

而小人在原初逻辑上就是打出来的寒门子弟,即人之子。所以,小人的教条都是要当君子的晋级手册。礼崩乐坏之后,君子和小人,才在一条赛道上竞争。操作说明肯定打不过晋级手册,因为大家首先要比的就是谁能晋级。那苏轼呢?苏轼的操作,既不失君子之风,又有小人的极致。这个外省青年,在开封这个权力场,一出手就打出了一个羡煞天下人的开局。

苏轼的外在表现,既积极主动又谦卑恭敬,关键是特别重视待人接物,从来没有君子的清高。这一点,从他的《上梅直讲书》中就能发现。考取进士之后,苏轼给当时的阅卷老师梅尧臣写了一封感谢信。而这封感谢信,即便拿到现在,都值得职场人士认真学习。因为马屁拍得高明,而且全都拍到了点子上。随便拿出一句,都能让梅尧臣内心激荡。

是以在此,非左右为之先容,非亲旧为之请属,而向之十余年间闻其名而不得见者,一朝为知己。我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但这之前,您的手下不曾举荐我,您的亲朋也不曾为我请托,自我求学十余年间,只听先生大名却未曾见过,但是先生您为什么选中了我的文章呢?因为“一朝为知己”。苏轼这么说话,梅尧臣能不开心吗?新晋青年把身段放得要多低有多低,而把自己捧得要多高有多高。

执事名满天下,而位不过五品。其容色温然而不怒,其文章宽厚敦朴而无怨言,此必有所乐乎斯道也。轼愿与闻焉。关键是位不过五品,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执事您就是当世孔子(信的开头已经用孔子做了半天铺排),我这个后生晚辈的最大追求就是想向您请教啊。一封感谢信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关系攻略的核心是人脉构建。那苏轼是怎么构建自己的人脉呢?一般的手段是:有事儿您说话,期望无限付出来证明自己有用,期望自己有用来增厚人脉。

而真正的高明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请别人帮忙。而苏轼恰恰就是这么操作的。他请当朝大佬司马光给自己的母亲写墓志铭。写个墓志铭,对司马光来说就是举手之劳;而在苏轼则是牵涉到孝道的大事情。这个操作以后,司马光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栽培苏轼这个后晋青年。关系攻略有一条禁忌,那就是不要给人介绍对象。因为你很可能把两个人都给得罪了。

但给人介绍对象,也有好处。就是你对这个人心有期许之,表达出了足够的爱慕或攀附之意。而在古代,婚姻就是家族间的联盟。而苏轼呢?苏轼则直接向司马光提亲,准备把自己的表侄女嫁给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光下野之后,到洛阳闭门著书。但苏轼并没有忘记经营他与司马光之间的关系,时不时地就来一封书信。不管你是在朝还是在野,但我对你的敬仰之情从来矢志不渝。

如果仅是司马光一个人,那也就算了。苏轼后来陷入乌台诗案,新党各种罗织罪名,试图通过苏轼这个交际“名媛”把旧党一网打尽。从这个案件中,你就能知道苏轼的朋友圈有多少人了。先后牵连进来的有39人,从司马光这个旧党领袖到王诜这个当朝驸马,全是给苏轼的朋友圈点赞的。在古代那个通讯极不发达的年代,苏轼竟能把人脉经营的这么广。

而且,这些人全要跟着苏轼一起吃官司。所以,苏轼的人脉不仅广而且深。这只有关系攻略的高手,才能做到。堪称完人、堪称完美开局的苏轼,为什么命途多舛呢?苏轼具备了获得成功的全部资本:皇帝宋仁宗把他当成国之栋梁,大宋老臣们把他当成了明日之星,甚至文坛泰斗欧阳修也准备让位。关键是连皇帝他妈也喜欢苏轼。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

宋英宗的母亲曹太后(神宗朝是太皇太后),死活不同意治罪,非要放了苏轼。苏轼被新党压制好多年。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主政后,对苏轼实施了火箭提拔,成了苏轼的保护伞。苏轼继续被新党打压。宋哲宗的母亲向太后主政后,硬是把苏轼从海南岛给调回开封,准备让苏轼当宰相。你看苏轼这个人缘,不仅征服了皇帝,而且三任皇帝的老妈全都成了自己的贵人。

 3/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卡位  灵幻  玩游戏  打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