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越高说明负债情况越严重,负债率超过100%时,就是资不抵债。所以年轻人需要学习一点金融知识,要了解负债比问题,要管理好自己的债务规模,要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综合来讲,国内年轻人的债务问题日益严重并不是一个好现象,这是社会共因形成的问题,一个是社会金融大环境鼓励消费,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加大了消费贷力度,另一个是年轻人缺乏合理的消费观,这样的消费结构长期延续,对个人与国家的长远利益来说都是一个严重损害,所以社会应该高度重视年轻人消费问题,应积极引导正确的消费观,只有这样才会利己利人利国。

明朝大部分皇帝都不怎么上朝,都喜欢干什么呢?

答:明朝皇帝的一大槽点,就是“不上朝”。特别是从明宪宗朱见深开启“不上朝”工作模式后,后面的明朝皇帝,除了明孝宗明思宗等少数几位外,都是一个赛一个“爱旷工”。他们“不上朝”后的私生活,也惹来各种热议甚至猜测。比如喜欢“出去疯”的明武宗朱厚照,不但被后面很多帝王当做“反面典型”,其“微服私访”“逛青楼”“大战小王子”等典故,还被加工出一票野史,带火多少“文艺工作者”。

而比起“疯得全世界都知道”的明武宗来,刷新“不上朝记录”的明神宗朱翊钧,私生活就神秘多了。由于他“宅”的比较彻底,几乎就是窝在深宫里不见人,碰上“揍日本”这类大事才难得亮个相。所以他的“私生活”,也从此被外界各种猜。《蓉城闲话》等野史甚至认为三十年不上朝的明神宗,在深宫里抽了三十年鸦片。当然,对这类传言,明神宗本人是坚决不认账。

在他看来,自己虽然“不上朝”,但其实生活还是很健康。万历四十八年(1620)四月十一日,也就是距离他去世还有三个多月时,明神宗突然把首辅方从哲召到自己病榻前,然后絮絮叨叨讲自己的健康状况,重点是讲自己“每日文书具朕亲览”的勤劳。讲完了还特意嘱咐太监,自己每天有多勤奋工作,一定要详细讲给方从哲听……但是,就算他真的如此勤劳又如何?他治下的明王朝,在他“亲政”前明明是国富民强的好景象,却被他用三十年的时间,“作”成了动乱四起的模样,直接给明朝国祚挖了坑。

如此业绩,“私生活”再健康,又有何用?同样是“健康私生活”问题,明神宗的老爸明穆宗朱载垕,也是相当“坦诚”。他即位的时候,大明朝正是国事举步维艰的时候,以内阁大学士张居正的话说“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当时的明朝,太仓只剩下三个月的粮食,北方鞑靼不停侵扰,南方的叛乱也不消停,但登基后的明穆宗,却是该玩照玩,上朝不积极,日常却“密集宠幸嫔妃”,以至于“后宫日为娱乐,游幸无时”。

壮年登基的明穆宗,为何在位仅仅六年,这“无节制”的私生活,关系其实不小。但即使这样,明穆宗也有一点比他儿子明神宗强:玩归玩,事儿不耽误。就是在他“无节制娱乐”的六年里,由于他很会看人用人,对高拱张居正戚继光谭纶等能臣,都敢放手任用。于是虽然他“不上朝”,该办的事儿一条没耽误:国库充裕了,动乱平定了,“海上丝绸之路”开起来了,叫明朝昔日头大的鞑靼首领俺答,也乖乖做了大明“顺义王”了,甚至一支战力满血复活的明军,也高调重建起来了……当然,好些人说起这业绩,也都说他是运气好,但只看一个小事,就知道这不是运气的事儿:大英雄戚继光在明穆宗在位时,调任蓟镇总兵,然后就大刀阔斧整顿,也不出意外招来了各种阻力。

由于阻力太大,戚继光也就给明穆宗小心翼翼上奏折,想修改自己的练兵军备计划,没想到就是奏疏里的几句话,就让明穆宗看出了问题,直接回复一句“如有造言阻挠者,奏闻重治”——你该怎么干怎么干,有敢给你捣蛋的,朕治他!以这个意义说,“玩过头”虽然是明穆宗的缺点,但这番“抓大放小”的操作,以及“不耽误事”却是亮点。

如此表现,也正如《明实录》对他的评语:引大体,不烦苛,无为自化,好静自正。而要以“不耽误事”为标准,同样“会玩”的,就是开启明朝皇帝“不上朝模式”的明宪宗朱见深。这位天子在位二十三年,大多数时间也是蜗居深宫。由于他宠信太监遭人诟病,还成了《龙门客栈》等武打片的“背景人物”。但他真这么昏?不妨看看他“私生活”都干啥,众所周知的就是他崇信佛道,一直求长生。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莽荒纪  HD  手游来  套装  主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