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美国没有装备,后来日本人也用这个思路搞出所谓“大东亚决战机”——鸭式的“震电”,刚试飞几天就投降了,于是成了很多精日常常提到的“如果”——如果震电能早2年搞出来,二战会如何如何……但真的早2年试飞,等着小日本的问题多着呢——另外几种吹得很厉害的“烈风”“疾风”“紫电改”倒是早了1年,也没见能把美国人怎么样。

如何评价日本“流星”攻击机?

流星舰上攻击机(B7A1-B7A3)是由九九舰爆的生产公司——爱知公司生产的。由于在1941年后,中岛天山舰攻研制速度比较缓慢,海军向爱知公司提出了研发一款既可以实施鱼雷攻击,也可以实施俯冲轰炸的战机,并命名为“十六式舰上攻击机计划。”它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整个日本战机都绝无仅有的倒海鸥式中单翼机型以及内置弹舱等技术,而且安装了中岛誉式12型1825马力的发动机,使得其最大飞行速度达543公里,最大续航能力最高达3037公里,和九七式舰攻一样,可以挂载一枚鱼雷或者最高800公斤重的的炸弹,自身武备为两门20毫米机炮和一挺13毫米机枪,而且还是日本海军第一种在重要部位安装防护钢板的舰载机。

不过期最大的优点在于和川西公司的紫电改战机一样,在实现了高性能的同时将机身零件的数量减少,更适合大规模量产。不过由于其无意的年时间已经是战争后期,由于资源的匮乏以及美国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使得日本已经无力再大规模投产,所以直到战后,其生产总数也只有114架,而且也只有一次在航母起降的经历,而且还是信浓号航母。

什么二战后期日本人要发动神风特攻?

到了1944年,已经是穷途末路的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连连败退,被美军打得几无还手之力。随着珊瑚海战役、中途岛战役、圣克鲁斯战役、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俾斯麦海战役、吉尔伯特海战役、马里亚纳海战役的结束,即便是最顽固的日本法西斯主战派也不得不承认一点:自己比起美国来差远了。不过,他们仍然心存幻想,继续做着困兽之斗,居然想到了使用“神风特攻队”。

这个听起来非常高大上的组织,其实就是一支“敢死队”,或者说“必死队”,因为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驾驶飞机自杀式攻击美国的航母和大型战舰。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日本起名“神风特攻队”,其中的“神风”二字竟然还与中国有关。原来,在1274年和1281年时,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派遣海军东征日本,每次都遭遇了强劲的海风而被迫折返。

日本人欣喜若狂,于是将此风命名为“神风”,认为是“应神天皇”的灵魂在庇佑自己。1944年9月,日军统帅部意识到美军即将切断自己在莱特湾周边的海上运输线,于是命令联合舰队的第一舰队守卫莱特湾。 作为第一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他虽然是狂热的法西斯分子,但却不是傻子。自己仅有40多架军机,数艘战力不全的军舰,根本无法阻挡美国海军。

为此,他在战前大胆提出了非常规作战,就是用“驾机撞艇”的方式阻挡美军。为了鼓舞年轻的飞行员“光荣赴死”,他还把几百年以前的旧黄历翻了出来,取名“神风特攻队”。莱特湾战役打响后,神风特攻队员驾驶樱花战机、零式战机和彗星战机等,装满炸药直接冲撞美国海军的水面舰艇,以自杀的方式进行同归于尽。 一开始,这种自杀式攻击确实把美国人打懵了,因为美军士兵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完全不要命的战法。

日军“一机博一舰”的方法,一度令美军无所适从,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海上攻势受阻不小。 而尝到甜头的小日本更加豪横,甚至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数次战役中都接连使用神风特攻的方式。除了莱特湾战役,就到了冲绳战役时依然还在使用,使得美军34艘各类战舰被炸沉,上百艘战舰被炸伤。 但是,由于这种不要命的战法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随着美军增强了防空火力网,这些疯狂的攻击就很难再继续奏效了,撞击成功率大幅下降到3%以下。

尤其是到了战争的末期,由于日本的燃油和炸药都已经严重匮乏,只好装满酒精来执行自杀式攻击,成功率连1%都不到。日本的“神风特攻队”,虽然一度给美军士兵造成了阴影,但自己也吞下了惨痛的苦果。 当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美国杜鲁门政府考虑到这种武器过于巨大的杀伤力和毁灭力,曾经犹豫过是否投放日本。但是,眼见日军在太平洋都执行了“神风特攻队”这样的自杀式攻击,如果冒然登陆日本本土,美军将会有数十万的人员损失。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紫电改  格力电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