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到战国,燕国为何始终无法称霸中原?

燕国虽然位列战国七雄之一,但是坦诚的讲,燕国实际上是一个地贫民弱的国家,甚至一度连最弱小的韩国也比不上。这个建于周武王灭商时期的周朝公国历经两周时期,国祚长达八百二十二年,但是燕国的实力在诸侯列国中始终处于中下游地位。纵观燕国八百多年历史,叫得上名号的燕国君主似乎只有燕昭王这么一位,然而这位励精图治的国王却接连摊上了败家的儿孙,将他苦心经营的基业险些毁于一旦。

那么为何横亘燕蓟之地俯视中原的燕国如此羸弱不堪?实际上导致燕国羸弱的真正原因有三点:首先、燕国地理位置偏北,人口稀少,不适宜农耕:燕国位于我国现在的河北省北部以及辽宁省西部,这一地区在当时的周朝范围内属于极北之地,也是汉族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交汇地,这一地区在当时距离中原地区遥远,也因为地域的偏僻,距离中原遥远的原因,让燕国与中原地区各个国家交流很少,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一般都是过了很久才会传到燕国。

我们翻阅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类史籍,有关于燕国的记载实际上很少。战国时期,奴隶制开始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社会阶级中,广大的奴隶主逐渐演变成为地主阶级,而奴隶则成为了广大的农民阶级,但是燕国由于气候寒冷,并不适合耕种,同时山川丘陵众多,平整开阔的土地较少,而可耕地则更少,一遇到灾荒年代甚至连温饱都无法结局,更不要说进军中原称霸了。

所以实际上燕国的封建化的进程相比各国而言非常缓慢。这个原因实际上实验过积弱的根本原因。其次、两度亡国使得燕国积贫积弱:与春秋时期甚至战国中其余六国非常不同的是,燕国曾经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两度亡国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实际上也是燕国羸弱的表现,同时,两度亡国也让本就贫弱的燕国陷入了积贫积弱的怪圈。燕国的第一次亡国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燕庄公时期,弱小的燕国因为无力抵御游牧民族山戎的不断南侵而迁都,到了燕庄公在位时期,燕国更加羸弱,山戎最终攻陷了燕国国都,燕国君主燕庄公侥幸逃脱,率领残部南下投靠强大的齐国,此时的齐国正是春秋五霸中第一霸主齐桓公在位时,已经亡国的燕国残余势力在齐国得到休整,并且在齐桓公的帮助下,燕庄公才得以复国。

燕国的第二次灭国是在战国时期的燕王哙时期,因为当时的燕王将王位禅位予相国子之,因而引发了国内的动乱,因为燕国陷入内乱,所以与燕国南部边境接壤的齐国趁火打劫,占领了燕国许多城池和大片土地,甚至连千乘小国的中山国也妄图趁乱分一杯羹,燕国的弱小可见一斑。燕国内乱的最终结果是燕王哙、太子平、子之的相继被杀,而燕国则陷入一片混乱,后来还是赵武灵王将在韩国做人质的公子职送回燕国即位,才燕国得以二度复国,这位被赵武灵王送回国的公子职就是历史上的燕昭王。

第三、燕国对于各国变法无动于衷: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时期,周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在名义上保有天下共主的尊号,对于各路诸侯却没有任何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为了能在争霸战争中获得优势,都开始想方设法的对国内的制度进行改革,以强大自身实力,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齐国的管仲变法、郑国的子产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申不害的改革和秦国的商鞅变法。

燕国连续攻破七十座齐国城池,为何最终未能灭掉齐国?

燕国内乱的时候,齐国曾经趁乱攻入燕国,并在燕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最终激起燕国百姓的反抗,两年后无奈撤退。燕昭王即位后,对齐破国都之耻念兹在兹,为了复仇,他向天下人才发出招募令,于是乐毅(自魏国)、邹衍(自齐国)、剧辛(自赵国)等人齐聚燕国。经过二十八年的埋头苦干,燕国的国力变得蒸蒸日上。此时,齐国的国君是齐湣王,齐湣王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为了称霸天下,他四面出击。

在垂沙之战大败楚国,在函谷关大败秦军,然后吞关宋国,自称东帝。在南方割占了楚之淮北,西侵三晋,并欲兼并王室,自称天子。齐国的狂妄引起天下诸侯之不满,于是燕国利用这个机会联络各国,最终与各国结成了攻齐联盟,燕国是当然的盟主。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并佩赵国相印,统率燕、秦、楚、韩、赵、魏等六国军队攻齐。

 2/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无双  风云  752G  称霸  城池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