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杀猪,岂不是闹出了大动静,太可怕了吧。而且,杀个猪还要讨论要不要绑起来——关键是,曹操听完这话就直接进去杀人啊,杀完发现猪已经绑起来了!划重点,猪已经绑起来了!那为什么还要问“缚而杀之,何如?”杀完之后,两人觉得杀错了,于是就骑马跑了。半路遇上吕伯奢,骑着驴,带着酒菜回来了。看到曹操和陈宫要走,于是赶紧说:“吾已吩咐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

”之前出门买酒的时候,不说明准备杀猪,看到曹操要走才说,有点晚了吧。而且,之后曹操没回话,骑马就走,刚骑了几步路(行不数步),就拔剑回来了。叫了吕伯奢一声,“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我们从正常的心理去想,吕伯奢知道曹操现在很危险,费劲心思的要招待他,可人家就这么走了,难道不觉得奇怪?难道不该想办法挽留?就算骑驴追不上马,也不会立刻就掉头往家走吧?除非是吕伯奢意识到什么问题了,急匆匆的回家看看咋回事。

咱们再看看吕伯奢的身份,按照曹操说的,吕伯奢是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那就是非常非常亲近了。曹操犯了这么大事情,难道官府不会找吕伯奢了解一下情况?甚至是监视吕伯奢,派人潜伏在吕伯奢家附近?所以,吕伯奢的行动是很可疑的。正常的举动,应该是看到曹操来,立马把他安排到别处居住。就算是在自己家,也要尽量低调才行。

庞统死后,如果刘备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如何走向?

若留赵云守荆州,三国局势也会不有太大的变化。我们来按以下三个方面分析。一、关羽北伐的目的蜀国荆州领地:长江以南的南郡、以及荆州南部四个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但并不稳固,前方有吴国觊觎观望,后方有魏国虎视眈眈。为了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关羽才开启北伐之路,目的是把曹操彻底赶出荆州。这样可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二、赵云的人物性格,及行事风格《云别传》与夏侯惇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体现了赵云谨慎思虑;在成都,赵云劝谏刘备把财产归还给百姓,让已经饱受战祸的百姓安居乐业,从而保证农民耕种,征兵也得到顺利开展。体现他的大局观。以上两点性格来说,若让他镇守荆州,荆州不会丢的那么快,三足鼎立之势会更加稳固,会不会北伐需另当别论了,但会促使曹操与孙权结盟攻打荆州。

当时刘备刚刚平定汉中,根本无暇顾及遥远的荆州,再加上消息沟通不便,相关计谋策略也来不及实施,反而北伐是解决燃眉之急的最好方法。三、荆州的地理位置当时荆州是蜀魏吴必争之地。荆州北边靠州汉水、沔水,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如此风水宝地,三国不挣个你死我活才怪呢?说地理位置不是很明白,再说说与孙吴地理位置关系,当时荆州处在孙权大本营的上游,通过乘船能快速抵达孙吴腹地,直接威胁到孙吴的安全,对于孙权来说该地理位置太过重要。

而曹操一方若想实现大一统的局面也必须拿下荆州才行,若蜀国、吴国任何一方夺下,再依靠长江之险的天然屏障,来抵御外敌,想统一的局面就难上加难。这一点上,孙吴和曹魏的目的是一致的。总结:从以上三点看出,关羽的北伐是因为荆州并不稳固;赵云大局观、谨慎谦虚只会让荆州丢失不会太快;再加上荆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即便是换赵云来镇守荆州,局势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失荆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年如果刘封出兵救了关羽,会对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

个人认为,可能会改变局势。其实刘备杀刘封,是有共因的,不单单是因为刘封不帮助关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刘封逼走孟达。孟达是当年和法正一起迎接刘备入蜀的,算是蜀中最早认同刘备的将领之一。结果,孟达在上庸时,被刘封欺负得受不了,于是给刘备写了封信,然后率部曲投奔魏国去了。后来,孟达再次想归蜀,只是被司马懿所打败。

而刘封方面,也收到孟达的信,里面挑拨刘备和刘封的关系,“自立阿斗为太子,有识之士寒心”等等,并让刘封“自求多福”。不久,申耽也背叛了,刘封出逃,上庸失守。我想,为了刘禅日后不受刘封“夺位”,这才是刘备要杀刘封的根本原因。从中也可以看出,刘封不知进退,不识大局,埋下隐患。那么,如果刘封变得“识大体”,率领军队援救关羽,会不会改变局势呢?会的。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攻城掠地  如火  局势  侵略  三国  
下一篇